实现日均8.64万辆次
总车流量超过3150万辆的深中通道
当月在科技领域悄然获得喜讯:
入选交通运输部公示的
拟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
图源:IC Photo
而在此期间,一批重大工程应用技术入选国家科技进步奖拟提名项目公示,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交通运输部于2025年6月21日至6月25日公示拟提名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提名要求,此次共有8个项目入选,其中就包括深中通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
该项目由广东省交通集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等25家单位共同完成。据悉,作为第一完成人,深中通道总工程师宋神友团队之前已经提交了申报材料。
深中隧道长约6.8公里,沉管段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为国内首次应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据介绍,深中通道开通后,相较原过江路径,一年来共减少车辆行驶里程17亿公里、节约燃油1.1亿升、减少碳排放21.9万吨。深中通道通车辆约占珠江口日过江总车流量的五分之一,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察理”查询梳理发现,类似的重大工程或“国之重器”应用技术项目频繁在相关部门的公示之中,并呈现井喷之势。比如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提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完成的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提名,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完成的“奋斗者”号深潜器;中国科技协会提名,中广核完成的华龙一号先进核电技术等。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认为,这些项目着眼国家重大战略,关注未来产业,在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增进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等方面将发挥巨大推动作用。而这么多项目入选国家科技最高奖提名公示,这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即评奖务实再务实——科学技术要为经济所用,为产业服务。如此,将极大激发教育及人才瞄准国家所需、民众所盼,实现更多创新创造,助推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拟提名项目公示一览
采写丨胡文、梁煖、冯牧原
制图 | 徐庆东
编辑丨周玥、周子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