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对于上班族而言,相信“班味儿”这个词不陌生,今年又多了个“AI味儿”加入到这种充满无限“意味”的词汇队列中,简简单单三个字道出了生成式内容的原生特色。如果平时常用DeepSeek,那么对“什么是AI味儿”就立马能心领神会了,而且也能很快识别出公众号里混杂的那些浓浓“AI味儿”的文章。“AI味儿”的机械感难免让人生倦,“如何去AI味儿”就成了契需解决的问题,今天就看看“小牛”如何帮我们化解。】
DeepSeek、ChatGPT、Kimi、豆包、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在享受AI带来高效与便捷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一股“AI味儿”扑面而来。结构套路化、情感流水线的“AI味儿”也让越来越多的读者3秒内划走内容。AI如何用,“AI味儿”又该怎么去?
AI,横跨各领域的笔杆子
从新闻报道、材料撰写、广告文案到文学创作,AI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成能力。在新闻报道领域,AI可以快速收集和整理信息,生成简短的新闻摘要或快速报道,极大提高新闻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AI生成的新闻报道
AI还在小说创作、诗歌生成等文学领域进行尝试。虽然目前AI生成的文学作品在深度和艺术性上还与人类作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其强大的生成能力和快速迭代的特点,使得这一领域充满了无限可能。
AI生成的现代诗歌
AI味儿是什么
10秒生成千字文的时代,"AI味儿"正成为内容创作者最隐秘的尴尬,这种看似规整却无灵魂、如同预制菜一样的固定配方,是一种与人类自然语言存在明显差异的“机械感”。
·结构模式化。AI在生成内容时,往往遵循着既定的结构和框架,倾向于采用一种标准化的格式来组织语言。这种结构上的模式化,虽然使得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但也缺乏了人类创作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用词套路化。AI在选词造句时,往往会倾向于使用大数据库里的高频词汇和常见句型。与人类作者相比,AI无法充分捕捉到语境中的微妙差异,更无法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词汇和独特的句式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
·情感缺失化。人类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和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然而,AI由于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和感知能力,使得生成的内容在情感层面上会显得相对空洞苍白。
AI如何用,AI味儿怎么去?
2024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阿里巴巴发布《“AI+”职业趋势报告》,“人人都有一个AI助理”的时代加速到来,AI能力成为职场关键竞争力,“人机协作”成为新的工作方式。
在今年的地方会议上,有县委书记也开始要求参会者必须会用DeepSeek。
AI已经无处不在,如何人机协作用好AI,在享受AI带来的高效与便捷的同时,让AI生成的内容更加贴近人心?小牛总结了以下几点:
明确AI的辅助角色。首先需要明确AI的定位:AI可以帮助处理一些繁琐的、重复性的任务,如数据整理、初步的内容生成等,但最终的创意、情感和深度思考仍需人类来完成。
智能高效检索。将AI作为搜索引擎使用,是一种更加智能、高效的信息检索方式。不再需要精确地输入关键词,而是可以用自然语言提出问题或描述需求。AI搜索引擎会分析你的查询,理解你的语义和上下文,并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相关答案。
文本生成时优化提示词与指令。为了不让AI生成的内容过于僵硬,在输入指令时提供详细、具体且富有创意的提示词,可以帮助AI更好地理解意图,生成更符合期望的内容。
润色与修改,让文稿“说人话”。AI生成的初稿往往需要进行人工润色和修改,需要后期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观念,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同时删除一些机械化的表述。比如在新媒体文稿中,“这功能绝绝子”要比“优势显著”更加生动;“我们从3000多个用户调研中总结发现”要比“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更加通俗易懂。
利用AI激发创意、搜集灵感。AI不仅可以生成内容,还可以作为创意激发和灵感搜集的工具。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主题,AI可以生成一系列相关的创意点子、文章大纲或故事梗概,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AI是技术,可以将写作变得更加便利快速精准,但是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思路、想象与情感才是更重要的。
AI的确可以写出语法完美、逻辑严丝合缝的句段,但是在人机协作中,真正的好内容永远需要人类掌舵。
来源|庖丁解news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