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哲:美国政府效率部的百日成效、节流极限与美国财政的“下一步”

大湾区评论

05-15 10:35

摘要

DOGE削减美国财政的计划已达到其能力“天花板”,随着马斯克的逐步淡出,未来特朗普政府依然需要大力度的“开源”举措,才能将联邦财政导入可持续轨道。

编者按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新一任期最为重视的改革执行机构,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近期陆续迎来重要节点:首先是自1月20日组建以来,DOGE美国联邦机构已进行超过100天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并达成1650亿美元的“节流”成绩;其次是据白宫幕僚长苏珊·怀尔斯证实,DOGE的灵魂人物埃隆·马斯克已于5月初离开白宫,改为远程参与政府事务,其130天的任职期限也即将到期;最后,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25财年前7个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已超过1.049万亿美元,其中支出4.159万亿美元,创下同期的最高纪录,其中包含DOGE完整工作的3月和4月份。

综合来看,DOGE削减美国财政的计划已达到其能力“天花板”,随着马斯克的逐步淡出,未来特朗普政府依然需要大力度的“开源”举措,才能将联邦财政导入可持续轨道。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通过回顾政府效率部的改革举措、成效和极限,以揭示美国更深层财政现实和结构矛盾,以及美国财政的下一步举措。

美国政府效率部的

核心举措与百日成效

(一)马斯克的“三板斧”:

精简机构人员、削减无效

支出与“去监管”

我们将DOGE的核心举措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大范围的联邦机构与人事改革,削减人力成本。1月28日,政府效率部接管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OPM)和总务管理局系统后,随即启动联邦政府人力资源改革。其计划将428个联邦机构大幅缩减至99个,目前已成功将11个机构解散或合并,涉及退伍军人事务部、内政部、能源部等关键机构。DOGE在推出“买断”计划大力度削减员工人数的同时,还要求线下工作和提倡绩效文化。据统计,约有25万名联邦雇员被解雇或通过“延期辞职”计划离职,占联邦政府约240万名文职雇员的12%。DOGE最具有代表性的机构裁撤举措是关停了在60多国运营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年度拨款,废止其5200件项目合同,占总项目数的83%,并将其职能并入国务院。在此次改革中,数十名高级官员被停职,至少600名中高级人员和数千名承包商被解雇,数千个项目被关闭,数十亿美元的对外援助资金被冻结。

政府效率部人事改革表格(图源:作者自制),作者注:目前尚无联邦裁员的官方统计,以下为作者根据《纽约时报》中联邦机构内部的信息来源、法庭文件以及新闻和公开声明等材料,证实并整理出的各机构裁员、收购和计划裁员的情况(截止至5月1日)

二是大力削减冗余和无效支出。在预算管理上,马斯克最初表示希望削减美国政府机构预算三至四成,至少2万亿美元,占美国2023年GDP的13.5%,但随后将其目标减半至1万亿美金。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严格的支出审查、关停低使用率联邦设施、取消联邦机构高管培训、媒体订阅及差旅津贴等非必要开支,以及终止了数千项合同和拨款。截至目前,DOGE已取消或重组了98份联邦租赁合同,涉及超过200万平方英尺的办公空间。另外,部分非核心项目拨款也被冻结,DOGE率先终止了教育部85项DEI(多元化、公平与包容)倡议合同及性别研究专项基金,节省约10亿美元。此外,自2025年3月起,所有新制定的法规需进行“经济影响评估”,若成本超过10亿美元,则必须经总统批准后方可生效。

三是推行大规模的“去监管”改革。其中,政府效率部于2月10日宣布将减少对违反次要合规条款企业的罚款,并鼓励政府机构采取教育和指导方式,帮助企业适应新监管环境。为加强市场自由度,政府效率部在2月20日推出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提高企业自主决策能力。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自3月起美国各主要城市将逐步实现政务服务数字化。

(二)DOGE的百日成效:

为政府节省1650亿美元支出

并促进行政效率提升

根据DOGE官网披露的一系列数据,其持续百日的改革已取得多项突破:

首先是财政节流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5月,DOGE已实现约1650亿美元的节省,涵盖资产出售、合同和租赁取消、欺诈和不当支付删除、拨款取消、项目变更、监管节省以及人员裁减等方面。单从裁员来看,DOGE预计人事精简计划将节省数百亿的人力成本。

其次是政府透明度与行政效率的大幅提升。DOGE于5月推出了“实时成效看板”系统,用于展示其推进的各项改革成果和节省的预算开支情况。具体来看,该看板设置了多个栏目,每日更新联邦支出削减、合同终止、机构重组等关键指标,帮助政府和公众实时跟踪改革进展。通过设立“机构效率排行榜”,DOGE对各联邦机构的节省情况进行排名,促进部门间的效率竞争。在DOGE影响下,联邦人事管理局也宣布将于6月2日全面数字化其运营流程,取代已有65年历史的纸质流程,从而大幅提升效率,这些信息也通过成效看板向公众开放。

最后,去监管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DOGE于2月起逐步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削减对轻微违规企业的处罚而转向教育式监管。与此同时,一体化数字政务平台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审批效率提升显著。根据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预计,2026年底前行政审批时间将平均缩短50%。

从美国财政支出结构

看政府效率部的“节流”极限

尽管DOGE百日成效显著,但离马斯克承诺的1万亿美元的削减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有其上线以来面临多重阻力的原因,例如大规模裁员引发抗议和法律诉讼、民主党的强烈阻挠,以及各界对DOGE数据存在夸大和重复计算的质疑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清晰认识到,当前美国财政的支出结构才是决定政府效率部“天花板”的最重要因素。

以2024财年为例,全年6.8万亿美元的美国财政支出主要由三大核心板块构成,分别是法定支出(60%)、自主性支出(26%)和利息支出(14%)。

1. 法定支出

其中,占最大比重的法定支出板块受到法律严格约束,从程序上来看任何调整变动均需通过国会立法才能完成,总统仅有法案否定权。同时,该部分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为退休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收入支持)、医疗保险(主要覆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疗保障)、医疗补助(主要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健康保险)及收入保障(例如补充营养援助计划、失业补偿、补充保障收入和家庭支持)等四大方面,涉及广泛的美国人群,向来是美国政治人物的改革“禁区”。因此,DOGE从启动伊始,就避开了这块“最难啃的骨头”。

2. 自主性支出

自主性支出作为政府的第二大支出,其金额和用途可根据年度政策优先级灵活调整,不依赖长期法律授权,因此也是DOGE改革的重点。但若进一步细分,该板块又分为国防开支和非国防开支两部分。其中2024财年美国国防开支达8500亿美元,直接占据自主性支出的47%和总预算的13%。这意味着无论DOGE如何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其极限操作空间也仅仅是约一半的自主性支出,即9000亿美元。但非国防开支仍涵盖教育、公共健康、基础设施等关键民生领域及联邦政府核心职能,无法大幅削减。更何况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4月宣布,计划将2026财年国防预算提升至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若该预算最终获批,相当于军费增长直接抵消了DOGE当前取得的所有节流成效。

3. 利息支出

作为美国政府债务膨胀的结果,利息支出已成为三大板块中近5年增速最快的支出,从2019财年的3750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8810亿美元。但由于债务支出是刚性支出,除非通过货币政策大幅压降利率成本或进行大规模的债务置换(免除),否则以DOGE的职能与政治能量来看,根本无力改变利息支出的增长路径。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2025年1月已突破36万亿美元,导致利息支出到2025财年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即便是创造诸多奇迹的马斯克,也只能望债兴叹了。

综上所示,在明晰美国财政的支出结构后,不难发现DOGE已经快接近其能够“节流”的极限。若无法从立法层面取得突破以压减法定支出,亦或是说服特朗普削减军费开支,甚至调动美国的债权国与美联储配合化债,那么DOGE所做的支出削减工作,相比于政府赤字的增长,无异于杯水车薪。

马斯克携7名DOGE团队成员接受福克斯新闻网专访(图源: FOX NEWS)

当“节流”遇阻:

美国财政未来必须

不惜一切代价“开源”

或许特朗普政府曾将财政改革的希望寄托于DOGE主导的行政效率革命,试图通过"节流"来破解预算困局,但现实给出了残酷的答案——在军费开支居高不下、社会福利支出持续膨胀的夹击下,单纯的“节流”改革已无力回天。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美国财政回归可持续道路,仅剩“开源”一条路。基于这个角度,亦不难理解特朗普政府近期发起全球关税战,也是希望能够快速提高财政收入。本部分尝试对特朗普政府未来可能采取的“开源”举措逐一进行了分析:

(一)关税是短期提振财政

收入的最快手段并边际效果

将不断递减

在特朗普政府为数不多的现有政策工具箱中,对外征收关税无疑是最易操作且见效最快的手段。根据美国税收基金会(Tax Foundation)早期基于中美下调关税协议前的特朗普关税政策(10%普遍关税叠加对华等经济体的针对性加税)的测算,该政策预计在2025年可带来约778亿至1631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其中1631亿美元的收入是基于静态模型估算,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即各国对美出口在现有关税水平下不会大幅下降。然而,若将各国反制措施及关税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纳入考量(包括进口弹性、关税税率、合规率、所得税与工资税的抵消效应),税收基金会动态模型估计,全年关税收入仅为778亿美元,尚不及DOGE“节流”成果的一半。

尽管新关税政策在4月推行初期效果立竿见影——单月净关税收入飙升至160亿美元,同比激增90亿美元——但随着美国与各国后续关税谈判的推进,税率仍存在许多下调空间,而高关税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将随时间发酵。而即便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税率,关税收入对财政赤字的缓解力度仍显微弱。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2025财年前七个月累计预算赤字已同比扩大23%至1.049万亿美元,同期关税收入仅覆盖赤字的1.6%左右,同时财政支出以4.159万亿美元创同期新高。关税带来的短期增收效应正被快速扩张的财政支出所稀释,其作为赤字对冲工具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正持续衰减。

同时,关税这一权宜之计也是一把双刃剑。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到2025年底,关税可能导致美国损失77万个就业岗位,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更严重的是,关税可能引发美国输入型通胀,并重挫美国经济信心。因此,单靠关税这一短期权宜之计,既无法填补社保、医保等刚性支出形成的财政黑洞,更无力扭转债务利息占比持续攀升的长期困局。这也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另寻他法。

(二)重塑美国财政:

特朗普政府未来的可能选项

本部分基于财政金融学理论框架,以及特朗普政府释放的种种制度创新的试探信号,提供一些美国财政潜在突破的可能方案:

1. 敦促甚至逼迫美联储快速降息

自“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后,特朗普便多次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开讲话敦促美联储降息,并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政策不当。特朗普本人也在2024年竞选纲领中多次暗示,将“重新设定”美联储的独立性边界,强化其在国家战略中的服从性,尤其在国债利息成本已逼近年度国防预算规模的背景下。然而,抛开特朗普能否如愿干预美国货币政策不谈,大幅度的货币宽松在当前美国国内通胀压力依旧高企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并削弱美元信用,甚至限制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

2. 从国内外富裕群体和盟友处增收

特朗普的风格一向是“一切皆可交易”以及“盟友是用来压榨的”。因此具体措施可能包括:(1)利用关税壁垒要求其他国家增加对美投资,购买美国商品,以促进美国经济和提高财政收入;(2)将美国身份货币化,也可能从特朗普发行的500万美元“黄金签证”为起点,代替或提升EB-5投资移民签证门槛;(3)继续重构军费分摊机制,重新谈判军费拨款优先级,并要求盟国加大武器购买或承担更多军费成本;(4)近期特朗普已不惜违背竞选承诺,逐渐开始释放向高净值人群加税的信号。这也表明“开源”的急迫性。

3. 通过非常规手段化债

首先,特朗普的白宫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已提出与美联储就部分债务重组进行谈判的想法,如创设“财政稳定特别机制”,允许美联储直接认购财政部发行的“永久展期债券”;第二,通过外交向债权国施压,将2025年内陆续到期的9.2万亿美元国债转换为50年期甚至更长期限的债券;第三,通过重估黄金储备价值,增加财政部的储备价值,并将黄金作为质押物向美联储换取现金,从而缓解债务上限压力,延长政府借款能力。需警惕的是,此类措施可能带来较高的政治和金融传导风险。

4. 挖掘数字金融工具的潜力

美国政府持有20.8万枚比特币,并且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大力购买美国金融机构发行的比特币ETF。这一方面使得美方逐步具有根据自身需要控制比特币及全球虚拟货币市场价格走势的能力;另一方面,比特币增值将为美国政府提供额外财务保障,也将成为潜在的化债手段,例如用比特币抵押发行低息债务、置换存量高息债务等方式。近期,贝森特也表示将积极推动美元稳定币在美国国债市场和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中的应用,视其为支撑美国财政和美元霸权的重要创新工具。

特朗普27日在田纳西州出席比特币大会(图源: 法新社)

结语

美国财政困境的本质,从来不是技术层面的效率不足,而是制度层面的结构性矛盾:其既要维持全球霸权的地缘开支,又要承担大规模的国家福利支出;既要享受美元体系的铸币税特权,又要规避债务货币化的通胀风险;既要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又要确保财政收入可持续。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政治经济学困局,导致DOGE所能触及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其节省的资金还不够支付两个半月的国债利息),亦远非效率改革所能破解。现实是,美国正站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过是权宜之计,而真正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社保体系改革,还是税收制度重构,或是借助货币手段实施债务稀释——都需要触动远比裁撤几个联邦机构更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

本文作者

周承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微信订阅号“大湾区评论”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部分或全部内容,侵权必究。公众号授权事宜请直接于文章下方留言,其他授权事宜请联系IIA-paper@cuhk.edu.cn。

GBA Review 新传媒

校对 | 王炳云 

排版 | 许梓烽 

初审 | 杨芸淞 

终审 | 冯箫凝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