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人文的,未来的——BCC大会·深圳2025主题发布!

智氪星球

04-23 17:41

摘要

BCC大会·深圳2025以Tech City & Architecture for All为主题,“双螺旋”结构交织二者,为城市未来提供一种兼容理性与感性的新范式——建筑既是科技的试验场,更是人文的庇护所

聚焦全球建筑前沿议题,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简称BCC大会)自2014年登陆中国以来,始终以国际视野分享创新设计思想与实践。秉承相同立意与活动水平,BCC大会plus专场于2023年首次亮相深圳,经过两届成功举办,2025年再度起航!

在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时代浪潮中,BCC大会·深圳2025将以“科技之城 Tech City”与“普世之筑 Architecture for All ”两大核心议题,拉开探索未来建筑的序幕。这一盛会将汇聚全球建筑领域的先锋实践者与思想者,以前沿技术为笔、以包容性为尺,重新定义城市空间的无限可能。

01 科技之城 

重构建筑与城市的未来语法

当算法渗透砖石、数据驱动空间,建筑不再局限于物理形态的堆砌,而是演变为一场数字与现实的共谋。BCC大会·深圳2025上午主题以“科技之城Tech City”为切口,聚焦技术如何颠覆传统建筑逻辑,从规划、施工到运维的全链条革新。

此版块下探讨内容将包括但不限于:

# 虚实共生:从AR到BIM的实践革命

AR技术让建筑方案在真实场地中“生长”,赋予设计师即时反馈的能力;BIM技术则打通设计、施工与运维的壁垒,推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协同。在这里,演讲嘉宾们将分享他们有关“未来建筑和城市”的实践经验,解析如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演城市发展轨迹。

#人工智能:创造力还是替代力?

AI在参数化设计中的角色是工具还是颠覆者?大数据算法之下,如何在效率与艺术间寻找平衡?当技术成为建筑的新“基因”,我们又如何避免沦为机器的执行者,保有设计的温度?

02 普世之筑

设计无界,空间共情

建筑的终极意义,在于服务每一个真实的人。BCC大会·深圳2025下午主题以“普世之筑  Architecture for All”为宣言,倡导包容性设计与无障碍空间实践,让建筑真正成为连接不同群体、激发社会共情的载体。


此版块下探讨内容将包括但不限于:

# 通用设计:从标准化到多样性 

通用设计确保建筑服务的对象不只是少数人,而是能够为许多人服务并丰富他们的生活。演讲嘉宾分享案例将包括高密度城市的垂直社区,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跨代际共居;深圳城中村改造,探讨如何保留本土记忆的同时注入现代功能等。

# 自然疗愈:城市中的心灵绿洲

空间与自然如何将人们凝聚在一起?下午的分享内容还将探讨如何通过生态景观设计缓解都市压力;同时以实际案例诠释公共空间如何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容器。

03 科技的,人文的,未来的

BCC大会·深圳2025

科技与算法时代来临,城市发展追求效率至上,其实并不与追求建筑人文的温度冲突。BCC大会·深圳2025以Tech City & Architecture for All为主题,“双螺旋”结构交织二者,为城市未来提供一种兼容理性与感性的新范式——建筑既是科技的试验场,更是人文的庇护所。在这里,我们试图回答:

- 当深圳从“中国硅谷”迈向“全球创新枢纽”,建筑如何成为技术与人本的翻译器?

- 在超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以设计弥合社会断层,让空间真正承载公平与尊严?

- 让我们以深圳为实验室,共同书写未来城市的答案

关于我们

BCC国际科技建筑大会(BAU Congress China),简称BCC大会,是针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而着力打造的的集创新建筑思想、高品质建筑设计、建材及建筑科技于一体的交流与展示平台。凭借超高水平的国际经验交流,致力为中国未来建筑提供可行性方案。

自2014年来到中国,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累计240+海内外知名建筑师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是中国乃至亚洲建筑设计界的年度盛会。秉承相同立意与活动水平,BCC大会plus专场——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于2023年登陆深圳,与C3未来建筑大会同期举办,共促大湾区建筑产业跨界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