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画出深圳的法语地图
刘秉仁
我生就爱地图。十来年前,为了寻找葡萄牙人说的一个叫作Tamão的岛,我业余研究了大约一千张西人海图。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当初找图的那个网站撤了图。只剩下我的一堆笔记。摘几个跟南头、宝安贴近的,讲出来,请朋友们消遣。
先选这一张吧:法国人画的地图里头第一次出现深圳的。
此深圳是狭义的深圳,即深圳墟,及其旁边的蔡屋围等。
安维尔1729年《广东》图深圳、香港等地方。
图名: Kouang-Toung(《广东》)。作者: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1697-1782年),法国皇家首席地理学家,据商务印书馆《法语姓名译名手册》译为安维尔。语言:法语。时间:1729年。
我早些年的研究发现,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以后,是法国人,他们艳羡东方大国,聚焦珠江口,并逐步将焦点对住东岸。到这张图,是我所见到的西人图中,首次出现新安县。并第一次标出村落墟市。深圳墟明显,在深圳湾顶端深圳河上部,标作小四方框。虽然未写地名,但比对康熙舆图可确定是深圳墟,或者也可是旁边的月冈屯墟。另有二村在县城与深圳墟之间偏上,大沙河之东,可以是福田区地方。(深圳墟形成于明末,拙作《深圳墟考》有说)
大沙河口是清晰可辨的。元朗锦田之短河也有。
这个图画山画得很细,比如:南头半岛大南山,屯门半岛青山、大帽山(康熙图称桂角山),大屿山(康熙图老万山)主峰凤凰山。县城东北面抵近海岸之山,可以是阳台山或福永凤凰山。整个粤东海岸莲花山脉走向清楚。
东面大鹏所城清楚。
西北面缺口司是现在虎门镇口村,图中太平水道两侧各一墟。
阳台山以东以北他们不了解。
我的比对模拟。
以下是我早些年的解释,原文照录:
相当进步的地图。英国人之前的集大成者,广东山、水、岸画得最好的。
东岸新安县Sin-ngan-hien清晰。连南澳Nan-ngao划为二省分辖都知道得很清楚。Macao同时标本名澳门Ngao-men。Tong-ngao东澳为大万山岛(后几年也拼作Yong-ngao)。首次标出大奚山岛Ta-Ki-Chan、急水门Ki-Choui-men。急水门首见。老万山、大溪山、急水门有参考广东全图中文图痕迹。
画出深圳湾、深圳河。有大南山,大沙河。梧桐山、阳台山也较为准确。此图应有内陆考察基础。且深圳河精准,深圳河及其在罗湖的分叉即上水梧桐河清晰。有深圳墟小方块图标。应该进了深圳湾。这个深圳墟的位置在康熙图中就是官富司。
但大奚山似为香港岛。大奚山用了老万山的名Lao-van-chan,其上有一山峰,凤凰山也。屯门半岛(南头lamtaon暂时消失)上有二山,青山、大帽也。
Lin-tin-cheou(伶仃洲)名极准确,与康熙图同。茅洲河口北缺口司Tie-Keau-Se, 缺口司。虎门Houmen。香山县Hiang-chan-hien。
大鹏所Ta-pong-so。新会县Sin-hoei-hien。开平县Cai-ping-hien。新宁县Sin-ngin-hien。深圳、茅洲河口(沙井、松岗)、缺口司、大鹏所为墟镇。福田一村在康熙图为赤尾,福永一村。
大写的广州府QUANG-TCHEOU-FOU。有佛山顺德。该省域图名Kouang-Toung。
此图影响大。粤语对音极精准,为1866年地图之前辈、底本。直到1737年此期间香港岛名大奚山。此人画到1737年。海丰县已不在海边,与大陆所隔海湾变河,说明雍正前后发展快。Kin-ngaa或是金屿,在红海湾东南角下。Kan-hia-tchin,坎下镇即汕尾也。Ngo-Feau,鹅埠。Hie-che-tchin,碣石镇,H为K之误,错误是有的,这些图一直把平海所错为Hai-pin-so。实有所本!《广东全图》,1721年,康熙图,错为海平所,或当时改名,海平所,海平山。此亦证明,此图所本者为康熙图也。康熙图中之鸡笼山、记心屿、江母屿,此图中都有,只是把江母屿改为红海屿,或系误认汉字江母为红海也。康熙图中之东海滘,此图仅标墟镇小方块符号,未记名。Kia-tsé-so,甲子所。此图中大溪山老万山之关系,以及村镇标识,居然与康熙《广东全图》一致。是西人参阅此图。深圳墟,实为官富司。老万大溪山及屯门南山半岛以及深圳梧桐阳台诸山标记完全一致。从老万、大溪山看,西人参阅中国人图的可能性大。若此,则非海人发现的地理,而是主要依据中国地图的科学校正了,则对于航海研究意义打折。清朝舆图立刻将人引入内陆,眼镜向内,海岛不甚了了矣。其中宿松Sou-song,都昌Tou-tchang,泉州Siuen-Tcheou,窟野河Kiu-ye-Ho、老牛湾Lao-nieuvoan等地名的本地发音,又给人感觉绘图资料来自于实地勘查,是下大功夫了。
今早再补考如下:
安维尔之图,显然是对康熙图的翻译,但有改进。康熙图海岛形状极差,内伶仃岛画成三角形,康熙动用国家力量,测量、制作全国及分省地图,其舆图历经多年,有多个版本。康熙六十年(1721年)广东全图局部截取如下。它有官富司,标在深圳墟位置。又有赤尾村,是安维尔图福田的两个村子之一。县志载官富司康熙十年迁赤尾村。看康熙舆图知道官富司不在赤尾村,在深圳墟,或亦可是深圳墟旁边的月冈屯墟。
据《明实录》二百三十二景泰四年八月戊子条:景泰四年,官富巡检司移至屯门,谓“旧署隔涉海道,而新治为要冲地”。嘉庆《新安县志》:“官富巡检司署在赤尾村,离县治三十余里。原署在县治东南八十里,为官富寨。洪武三年,与福永同改为巡司……康熙十年,巡检蒋振元捐俸买赤尾村民地建造今署。”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划界地名“旧官富司”,则明末至康熙初官富司不在九龙。雍正《广东全省图》,乾隆《内府舆图》,嘉庆《新安县志》附图,道光《广东通志》新安县舆图,均显示官富司在赤尾。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官富巡检司迁回九龙,改名九龙巡检司,并筹建九龙寨城。
康熙六十年(1721年)广东全图局部。
康熙图未区分深圳湾与深圳河,安维尔区分了深圳湾与深圳河。内伶仃岛,康熙图粗略画个三角,安维尔则描绘了比较准确的形状。特别是,康熙图未区分村与墟,官富司与赤尾村、大鹏所都是小圆圈,只有新安县是小方框表示城。大鹏洪武建为所城。
习近平总书记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正是说的这件事。
康熙舆图制作有法国传教士深度参与。康熙的图、甚至技术,都很快流出欧洲。安维尔有中国全图。德国也有中国全图,就是复制送给我国领导人的那张。中国全图的制作时间在安维尔《广东》图之后。
我寻找Tamão时所见之海图,依据时间顺序,即大航海的“发现”顺序,法国安维尔此图最先透露康熙舆图的信息。探测全国,除了国家力量,别人是不可能的。但法国安维尔的《广东》图,尤其珠江口航道附近,可能是有过实地观察。因为,这个时候法国人正好来了。安维尔的《广东》图并非只是翻译。
这个话题很长,珠江口大航海的事,绝不是一两页纸能说清楚的事。今天就到这里。我要做饭了,cook。
安维尔《广东》全图。可惜我没有原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