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华为反腐一如拔隘口打硬仗

深圳新闻网

03-17 10:13

摘要

华为发布内部通报,宣布对ICT产品与解决方案、半导体业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六大部门的72名正式员工及19名非雇员进行严厉处罚

3月10日下午,华为发布内部通报,宣布对ICT产品与解决方案、半导体业务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六大部门的72名正式员工及19名非雇员进行严厉处罚涉及替考、泄题、出卖公司信息资产等违规行为

2198218915721379852.jpg

图源:东方IC

1
华为内部的反腐制度如何?

任正非一直都很重视华为内部的反腐工作。他曾指出:“腐败根植于人性,必须靠制度约束”。

早在2005年,任正非就推动华为管理层通过了《EMT自律宣言》,要求高级干部的合法收入只能来自华为的分红及薪酬,并通过制度化宣誓方式层层要求所有干部,杜绝内部腐败

2013年1月,任正非召开“董事会自律宣言宣誓”大会,强调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要求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不能玩物丧志

华为企业BG曾召集渠道经销商参与反腐大会,通报华为在企业业务领域内部反腐的情况,并共同商讨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来解决发生在经销商和华为之间的业务违规和经济违规问题。

任正非对腐败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员工涉嫌腐败,立即清除出队伍,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但本次的华为招聘舞弊事件中,网传任正非亲赴成都、封楼抓人等消息均为不实信息

2
科技企业的反腐为什么尤其重要?

科技企业的腐败问题并不是个例

网易、字节跳动、腾讯、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都曾对内部腐败行为展开调查,多名员工因腐败问题被辞退或移送司法机关。这些大厂的腐败行为已经从传统的供应链环节(如采购、销售)向人才选拔、数据资产等核心领域蔓延,且呈现内外勾结的“产业链化”特征

虽然各行各业都有腐败现象,但科技企业的腐败却是“国运级别”的致命问题

从微观角度来说,科技企业的腐败问题可能会导致,科研经费被挪用,创新资源流失;创新氛围变得消极,创新环境恶化;一些真正有才华、有潜力的创新人才得不到应有的机会和资源,创新人才受损;在创新过程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创新成果转化受阻;决策者可能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的判断,创新决策失误;对于科技企业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一旦在腐败中泄露,企业还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宏观角度来说,科技企业腐败问题频发,可能会引发公众对科技行业的信任危机,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环境。同时,还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加剧,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企业腐败问题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质疑,损害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形象。此外,科技领域的腐败还可能影响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让其他国家对企业的合作基础产生动摇和质疑,甚至可能采取限制措施。

3
如何解决腐败问题?

制度先行。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供应链管理和加强内部监督与审计,铸好第一道防线。

技术手段加持。通过搭建智能监督平台,推动实现业务流程智能监管。积极探索数据融合路径,将问题整改监督系统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智能平台风险点,充实廉洁风险防控“数据源”。

企业文化是关键。定期开展反腐败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反腐败能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反腐倡廉成为一种自驱力。

外部监督不可或缺。对于涉嫌犯罪的腐败行为,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引入第三方审计,确保企业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并接受包括行业协会、合作伙伴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当然这些手段其实也不新鲜了,到底能否有效,还得看每家企业的执行力度,反正华为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来源:察理思特
采写:叶梅

编辑:蔡沐伯、马静欣、周玥
校审:施冰冰、周浩桦、何畅
转载请注明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