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多种“静音”方法

深圳发布

01-21 15:06

摘要

为打造“宁静城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原则,以科技赋能宁静美好生活新图景,让每位市民享受宁静城市所带来的幸福感。

面对工业噪声管理

城市管理者有何创新之举?

针对“咚咚咚”的施工噪声

深圳能有怎样的招数?

应对广场舞噪声扰民

哪些科技产品可以解决难题?

为打造“宁静城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全民参与、共治共享原则,以科技赋能宁静美好生活新图景,让每位市民享受宁静城市所带来的幸福感。

改造前厂界未安装降噪设施。

清洁生产助力工业噪声长治久“安”

工业噪声超标问题,并非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它需要系统的综合整治方能实现“长治久安”。推广先进低噪工艺和设备实现源头降噪,深圳并不停留在纸面上。2024年,深圳首次聚焦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将8家工业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范畴,探索使用清洁生产的方式,推动工业噪声防治实现从“短效整改”到“长治久安”的转变。

“深圳在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推进和完善工业化建设,人口、经济、建筑体量的高度密集和工业区、居民区交织混杂的特点,使得工业噪声扰民问题逐渐突出。”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杨娜博士作为噪声污染防治领域专家全程参与本次验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噪声扰民现象时有反复,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本轮针对工业噪声超标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工作中,涌现出一批降噪效果良好的措施和做法。

首先是治理理念从“修修补补”向“量体裁衣”转变。通过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噪声超标企业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全厂所有的噪声源进行梳理评估,并将噪声污染防治情况作为审核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噪声源的降噪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厂界噪声再次超标排放风险。

其次,治理目标从“小富即安”向“长治久安”转变。噪声超标企业组建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管理制度、本轮清洁生产和持续清洁生产审核计划。除了解决噪声超标排放问题外,还通过强化降噪措施维护、优先更换低噪设备等措施将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企业日常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预防性地主动降低企业产生的噪声,保障企业降噪措施的长期有效。

改造后厂界安装隔声板。

再次,治理措施由“末端围堵”转变为“疏堵结合”。通过本轮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不仅实施了末端隔声降噪措施,还从产噪设备、场地布设、作业时间等方面,综合施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另外,部分企业还积极倾听周边居民的诉求,通过加强沟通协调、邀请居民进厂参观、定期公开厂界监测数据等方式保障群众监督权、知情权。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接下来还将依法扩增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噪声企业名单,从精准识别噪声源、系统实施降噪措施等方面,推动工业企业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算经济账,综合评估源头降噪和末端治理的环境、经济效益,依托清洁生产实现工业噪声企业的长治久“安”。

深圳市眼科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基坑气膜。

创新措施解决施工噪声困扰

一张巨大的银色“薄膜”覆盖在深圳市眼科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建筑基坑上。在这张“膜”的包裹下,原本基坑内的桩基施工和土石方开挖破除岩石的巨大噪音仿佛销声匿迹,整个施工工地悄然隐藏在城市建设和谐的背景音符中。

“既要保障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和周边居民的宁静生活,又要保障医院重大民生项目正常建设,为此我们绞尽脑汁。除基坑气膜外,还在学校一侧安装了6米高的隔声围挡,并为教学楼加装了隔音玻璃、隔声卷帘。在施工中注意采用低噪工艺和设备,并配备小型移动式隔声围挡。”深圳市眼科医院二期工程施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为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市民生活的影响,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降噪做到了极致。”这也是基坑气膜工艺在华南地区应用的首例。今年以来该项目投诉总量降幅达91%。学校方面高度认可项目采取的隔声降噪举措,家长代表纷纷点赞并送上锦旗。

2024年9月,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建筑施工降噪减尘经验交流会暨2024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优秀项目表彰会。会上公布并表彰了一批2024年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优秀项目,深圳市眼科医院二期工程噪声污染防治案例也在其中。

据了解,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优秀项目评选征集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压实施工工地落实落细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打造低噪、降噪工地。“通过评选活动,进一步突出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推广优秀经验,激励全市施工单位对标先进,切实肩负起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施工噪声扰民问题的主体责任。”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入选项目也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经验,对我市建筑施工噪声防治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科普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社会合力营造宁静氛围

“我们小区门口的广场就有三组广场舞队伍,每天早晚都吵闹得像个菜市场,而且都是越开越大声,势要压过对方的音乐声!”面对广场舞噪声的骚扰,李先生也是非常无奈。在2024年底,他来到了“守护宁静,关爱成长”噪声防治科普展,看看可有什么“黑科技”能帮助到自己。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举办“守护宁静,关爱成长”噪声防治科普展,主要是把先进的科技降噪技术带到市民朋友的面前,让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噪声污染防治手段;另一方面,引导噪声治理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交流协作与资源共享,调动企业力量培育和传播公众宁静素养。

“在定向音响的正前方,我们可以听到音乐是非常清晰的,而当我们来到音响的侧面或者后面,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音量的减弱。将这样的定向扬声技术应用在广场舞与学校操场上,能够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干扰。”技术人员正在向市民展示定向音响的神奇效果。

据记者了解,科普展吸引了7家技术企业前来参展,20余种市场上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降噪隔声产品被展出,包括建筑隔声设施、吸音消声材料、定向发声装备、智能监测和声源定位等。其中阵列式消声器是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消声降噪装置,此次展览特意搭建了一座中型模型,供市民朋友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同时,展览还展出了如房屋隔声窗、建筑隔声吸声材料、声源智能溯源与识别等噪声监测前沿技术、定向音响等噪声治理新产品。

展出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还举办了系列科普活动,邀请噪声专家讲解噪声科普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来自各行各业的单位团体组团观展,受益群体覆盖10000余人次,深受市民喜爱,得到群众点赞。

让市民朋友在欣赏深圳蓝天绿水、山海连城美丽画卷的同时,也同样拥有享受这座城市“宁静”的权利,深圳一直在努力。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刚过去的2024年,我市全年民生诉求平台施工噪声信访投诉同比下降18.8%,工业噪声信访投诉同比下降27.2%,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96.2%,同比提升13.7个百分点。此外,通过开展创意征集、公益讲坛、义卖集市等“环保+公益”活动,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噪声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宁静课堂”开课30余场,评选首批噪声防治科普讲师10位……社会宁静氛围逐渐浓厚,市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提升,也使得宁静素养更深入人心,“宁静深圳”就在你我身边!

内容来源:晶报

记者:李果

编辑:刘东博 赖鼎睿

审读:黄淳 吴沁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