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文荟 | 阿来:好故事有腔调,我一直在倾听内心的声音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2024-09-26 17:42

摘要

身处藏地的他,缺少好的教育和好的老师,为了写出满意的作品,阿来在“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召唤下,走向自然,走向大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8月18日上午,“穿越时空的文学经典——《尘埃落定》30周年分享会”在南国书香节举行。《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跟作家杜阳林、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文学对谈。

2024年,正值《尘埃落定》完稿三十周年。《尘埃落定》是阿来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的崩溃,以诗意灵动的语言,书写了一个时代尘埃起落的寓言。

这部作品创作完成于1994年,直到1998年才得以出版。然而问世不到两年即摘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它以独特的叙述视角、诗性的语言、宏大的历史视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成为当代文坛长销不衰的经典。
“1989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古人云‘三十而立’,当时的我在文学写作道路上断断续续,只有两本处女作出版,拿到的时候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反而带来巨大的空虚。我问自己,走文学这条路,就是当下两本书的重复吗?”活动现场,阿来讲述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

回望文学的起点,阿来并不满意。身处藏地的他,缺少好的教育和好的老师,为了写出满意的作品,阿来在“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召唤下,走向自然,走向大地。买好装备的他就上路了,翻过一座座山,见过一群群人,给予阿来创作上极大的启发。

行走了几个月,阿来写了一首诗《三十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此时的阿来找到了人和自然的联系与感应,也找到了写作的方法。

“好的故事是有腔调的,我一直在倾听自己的内心,有那个声音出现的时候我就开始书写了。”阿来称,当年写《尘埃落定》时,没有前车之鉴,有自由空间但也容易迷失,满肚子的故事该怎么写出来?“当时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值五月,杜鹃花刚刚开放,大地生机勃发,几只画眉在窗外声声叫唤,让我找到《尘埃落定》叙述的调子和方法。”

“写作,不仅要师法先贤,更要师法自然。”谢有顺表示,阿来的分享将如何写出一部好作品的方法和盘托出,简而言之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却蕴藏真意,“没有广泛的阅读,就没有今天的阿来。阅读是平等的,阿来身处藏地,当地教育并不发达,但是他读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跟北京、上海读到的没有任何不同。阅读是最大的平等,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你找到最好的老师。”

文|记者 孙磊 实习生 叶恩平

图|记者 刘畅

来源:羊城派

END

声明:本公众号的开设是为了服务公众,属公益非营利性质。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运营团队已尽最大努力标注信息(含图片)来源,如版权所有者有异议,请联系运营机构予以删除。
(微信运营:深圳市科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