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冠军!深中学生田径赛场新突破

深圳发布

2024-08-27 11:12

摘要

深圳中学高家乐同学荣获男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冠军,周迦岚同学获得女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亚军,李佳原同学获得女子高中乙组三级跳远季军

8月21日至8月24日,2024年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在长春奥体公园鸣枪开赛。

深圳中学高家乐同学荣获男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冠军,周迦岚同学获得女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亚军,李佳原同学获得女子高中乙组三级跳远季军;深圳中学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此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田径协会主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79支队伍,1200余名运动员参赛。

学生感想

男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冠军

高家乐

非常荣幸能代表深圳中学参加这次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并取得男子甲组三级跳远第一名的成绩。

能取得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家人的鼓励。当然,我最想要感谢的还是我的教练胡老师。他带着我一天一天进步,看着我从十三米多到现在的全国冠军。通过这次比赛,我也认识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会努力在后续的训练中查漏补缺,为深中田径这个团体贡献自己的力量。祝愿深中田径队越来越好。

女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亚军

周迦岚

凤凰木下的三年转瞬即逝。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最后一次比赛中取得女子高中甲组三级跳远第二名的成绩,代表深圳中学站上全国赛的领奖台。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考入深中,从真正的零基础到取得这一成绩,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多元平台和家人、老师们的支持鼓励。而我最想感谢的还是我田径道路上的引路人——胡天弄老师。无论寒暑假过年,还是大雨酷暑,他都从未间断地在田径场上带着我们训练,悉心指导每个技术动作。正是这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沉淀才成就了如今的成绩。在训练之外,他更像哥哥一样照顾我们,会和我们一起聊天吃饭,一起出去团建。于我而言田径队不仅仅是一个队伍,更是一个充满归属感的大家庭。

全国第二并不是终点,尽管深中旅程已经结束,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深中精神将伴随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我也坚信深中田径会越战越勇,未来可期!

女子高中乙组三级跳远季军

李佳原

我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学校参加这次的全国田径冠军赛并取得了高中女乙第三名的成绩,为我的高一画上了一个句号。我深知这个成绩的不易,也看到了不足,这将激励我更努力地去训练。

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这次季军并不意味着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通过这次比赛总结经验,认识不足,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争取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想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家人朋友们的支持鼓励,以及我的教练胡老师。他在我受到伤病困扰时安慰我并帮助我渡过难关。在假期,他也放弃休息带我们进行训练。正是这样我才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未来我会更加努力变得更好!同时也祝深中田径越来越好!

2024年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
只是深圳体校融合成绩的一个缩影子
近年来
深圳在加快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过程中
以深化体教融合为主线
着力整合教育、体育部门资源
构建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教师
人人皆运动正成为深圳很多校园的“新特色”

体教融合

深圳成为体育健儿的“成长摇篮”

2024年巴黎奥运会,深圳的“奥运兵团”成绩斐然:姐妹花组合王柳懿/王芊懿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花样游泳项目双人自由自选项目金牌、王欣瑜为中国队取得首枚网球混双银牌、汤慕涵随队摘得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黄博凯创中国选手撑竿跳最佳战绩。

此外,陈俊儿、欧钰珊、张悦彤、曾蕊、张鑫秋、袁悦、刘虹等深圳籍选手在奥运赛场上均表现不俗。

王柳懿、王芊懿在比赛中。图源:央视新闻

本届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万众瞩目的陈梦与孙颖莎,则来自深圳大学乒乓球俱乐部。陈梦曾在采访中坦言:“深圳是我的福地。”孙颖莎也多次表示:“我对深圳一直很有感情,是深圳大学俱乐部给了我机会,给予我帮助和信心,协助我一路成长,这份陪伴是无法替代的。我很荣幸,能够与深圳分享我的乒球荣誉。”

北京时间8月3日,陈梦、孙颖莎在比赛后拥抱。图源:新华社

佳绩背后,离不开深圳“上下联办,体制内外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理念。

长期以来,深圳以体育传统学校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为各项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以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提升;构建完善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平台,促进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以强化师资培训为着力点,造就优秀专业体育师资队伍;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补充阵地,为青少年科学健身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畅通学生运动员出口为目标,规划青少年运动员更美好的职业生涯;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出发点,创办市体育实验学校,创新“双入口”“双出口”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形成优质基础教育与优质竞技训练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

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图源:深圳政府在线

近年来,深圳教育、体育部门强化协同,统筹规划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项目布局,重点发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游泳以及国家和省市优势项目、民族传统特色项目等。深圳按每个项目6∶3∶1的比例,对小学、初中、高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项目的创建数量进行布局,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同一个项目的贯通式体育训练。

过去十余年,深圳通过市区校合作,共同为国家、省专业运动队输送了300多名优秀运动员,有200多名学生运动员通过体育特长考入了“双一流”大学。深圳,正成为中国优秀体育健儿的“成长摇篮”。

深圳体教融合联动共享,竞技体育水平飞速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大型体育赛事聚焦深圳、选择深圳。

内容来源:深圳中学、深圳教育、读特新闻

编辑:钟汝芳 刘嘉雯

审读:黄淳 马丹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