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专稿 |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夏文斌

2024-07-31 15:22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既是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深刻总结,又确立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推动了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这既是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深刻总结,又确立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命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一方面,要激活各种市场主体、各类要素的流动性和创造性,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坚决将市场的东西交还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从制度层面坚决防范寻租行为的存在;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要通过法治建设公平竞争的环境,有效弥补市场失灵。要通过有形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深度结合,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二、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牢牢把握国家发展命运,就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要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防、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对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调整和优化生产关系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依然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正是我们调整优化生产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作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决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要坚定不移驰而不息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要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通过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着力强化反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在“统一”上做文章,只有统一,才能规范透明有效地维护市场竞争公平,要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要通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直接关系到市场公平竞争法则能否真正落实,关系到市场化改革能否真正完成,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来打破利益藩篱,也需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做好规划设计和落实推动。

四、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决定》将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纳入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容体系中,并通过构建一系列相关制度来加以支撑。

完善产权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重要支撑。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规范透明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带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区域准入清单进入市场;要全面把握、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及《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不断坚持和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用好《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和《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文化建设。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