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身边的“一点点”故事,定格一张张文明面孔,发掘这座城的美好。
为了记录故事里的文明面孔,南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南山区融媒体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联合推出《风尚故事南山范》栏目,一起听听这些岁月静好,却又灿烂生辉的故事。敬请期待!

“在深圳、在南山这么科技发达、经济发达的地方,我们依旧拥有一片原生态的绿色之地。”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第10期环保志愿教师小鱼儿(陈晓瑜)说道,“这是我们对绿色、对美的追求。”
华侨城湿地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在这里,她就像一条畅游在绿色中的“鱼”。
城市中央
“当踏入湿地的大门,就会感受到一股质朴的自然之美。” 小鱼儿眼中的湿地是一个清新的、自然的、纯粹的、非常平和的城市中央的绿翡翠。
小鱼儿非常热爱旅行,走过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在路途中,她发现很多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有一些独到之处。于是,她总会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多年前的一天,当她走进湿地,便立刻坚定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
为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完整性、自然性,园区还采取了类似保护区的管理,严格按照生态承载能力控制入园人数,每天仅开放400人,被网友们称为“深圳最难约的公园”。
“这棵树是被台风‘山竹’刮倒的,我们没有修剪,任它生长。”小鱼儿在导览讲解中向游客讲述自然的生命力。这些年来,湿地的志愿者们惊喜地发现,它倒下后也能自然生长,长出一大片葱茏繁茂。“大自然告诉我们,哪怕只有一点光线,植物也会拼命生长,人也一样。”
在华侨城湿地,一颗热爱自然的、想奉献的心遇到了可以绽放的舞台,一片原生态的湿地也遇到了懂它的人。小鱼儿在湿地一待就是五年。

故事在脚下
也在手中
“有人会问我来了这么多次湿地,你不会腻吗?”小鱼儿笑道,“完全不会!每次来都是新的。”
对志愿者们来讲,每次来湿地都有新的发现——这里的四季是变化的,这里的动植物生死荣枯都有很大的变化,只要用心去发现,每次都会眼前一亮。
一条导览路线走了5年
依旧常来常新
故事不仅在脚下
也在手中生长
湿地有一条全国首条情意感官步道
月亮步道
小鱼儿全程参与月亮步道的创建。“我一次报名就报满10天、一周,别的老师都笑了,说上班都有双休,你怎么都不需要休息。”小鱼儿回忆。
当时,志愿者们会拍摄、记录下来手作步道的修建过程,整理成册。“我们拿着这本书,就像拿着一本秘籍一样向大家‘炫耀’,特别有成就感。”看着完工的步道,志愿者们都会觉得所有的劳作都是值得的。
一群自然的人
打开一扇通往自然的门
用小鱼儿的话说,湿地的志愿者老师们是一群“非常自然”的人——不仅是身处自然,他们都有一颗纯粹的心。
“他们是一群普通但不平凡的人。在湿地大门之外,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大门之内就是热情洋溢的自然教育的传播者。”小鱼儿说。这些志愿者一直以来都是湿地的骄傲和名片。如今,已有超600名“绿马甲”活跃在湿地,每次志愿服务的名额都要靠“抢”。
小鱼儿与青少年志愿者小翠鸟的缘分非常深。小翠鸟4岁时就来湿地参加了各类的课程,由小鱼儿作为讲师进行志愿服务。她妈妈便加了小鱼儿的微信,中间几年没有联系,也没有见面。

“原来没有见面的日子是慢慢等着她长大,就如大自然一样,在时空之中看到了变化。”小鱼儿特别感动。如今,她们两个经常一起周末在湿地服务,终于实现了一起穿上绿马甲的愿望了。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第五期青少年志愿者独角仙是一个昆虫爱好者,他爸爸经常送他来参加志愿活动。

久而久之,他爸爸和志愿者们都熟络了起来,但他自己没有信心能够通过重重考核进入志愿者队伍。
“没想到,今年的第十六期他爸爸报名了。培训时碰到他们大家都笑了,以前是爸爸送孩子做志愿,现在是孩子带着爸爸来上学。”小鱼儿笑道。
在湿地,经常会看到家长带着小朋友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志愿服务,往往全家组团上阵。“志愿者们会将志愿服务会带回家庭里,这也是特别让我非常感动的地方。”小鱼儿介绍。
湿地的志愿者们还有一个特别好的传统——以老带新。每当有资深志愿者老师报名课程服务时,下面的名额竞争异常激烈,大家总是想在他的身边能够有所学习,氛围非常好。
快节奏生活的
绿色“减速带”
深圳的生活节奏很快,但当你踏进湿地的大门,你会感受到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个过程,你会满眼苍翠,会发现有不同的生命之美,会感受到内心更加丰盈。
小鱼儿最喜欢湿地的秋天——有很多的候鸟,有不一样的风景。深圳的秋天格外短,因为短显得更加珍贵。就像湿地一样,在如此发达、繁荣的大都市里,它很小、也很大,始终非常珍贵。
“这里就是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有真诚的赞赏,有友善的氛围,还有美丽的自然,让内心非常的平和。”在小鱼儿看来,湿地是一个很开放和丰富的平台,只要有一颗想服务自然的心,走进这里肯定能够找到一个适合的位置,参与到这项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之中。
小鱼儿希望湿地不仅仅讲的是自然与生态,更要引导人们认识人与野生动植物、与自然环境的三角关系,更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走进湿地,走进自然,了解自然,爱上自然,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做自然的守护者。”小鱼儿说道。
来源 | 南山区融媒体中心
南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分社
编辑 | 黄锦彤 责编 | 董非
审核 | 王婷婷 田晨夕 陈佩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本条微信部分图片或来自于网络
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