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人员搜救工作已基本完成
(详情>>)
实探广州白云钟落潭
龙卷风后核心现场
“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龙卷风!”
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陈洞村
76岁的朱阿叔告诉记者
龙卷风把旁边房子屋顶的铁皮都吹了下来
27日晚8时
记者在陈洞村看到
不少树木被吹倒
还有电线杆倾斜
龙先生说
自己在旁边的工厂做工
下午三点时候
突然看到工厂门被吹起来
大家集中在工厂避风避雨
等到雨停了才逐渐出来
刘女士和家人们在龙卷风到来时
躲进了档口后面的厨房中
“当时天一下子黑了,风很大,
档口的卷帘门根本扛不住。”
刘女士说
大家看到风大后都躲了起来
部分车被掉落的树枝砸到
记者看到
应急、消防、住建、城管等相关部门
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均在现场
组成现场指挥部
同时现场还有多辆救护车待命
这次龙卷有多强?
27日13时至19时,广州市出现了局地冰雹和龙卷,普遍出现中到强雷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大风、强雷电。
午后开始,强对流云团进入广州花都赤坭,迅速增强后向东向南影响花都狮岭、花城、新华等区域。随后移入白云人和镇和钟落潭镇,持续约40分钟,其间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村附近出现了龙卷风,距离龙卷风发生点约2.8公里的良田村气象站录得最大阵风20.6米/秒(8级)。经黄埔九佛、龙佛进入增城中新和朱村,强度再次增强至接近天气雷达最大测量范围。朱村观测到大冰雹(直径大于5cm)。此后强回波经荔城、荔湖进入惠州博罗境内。
本次过程增城、番禺区出现冰雹。白云区出现龙卷,省气象局组织专家团队赴现场灾调,目前已初步勘查了约1.7公里的龙卷影响路径,最大影响宽度约280米,初步研判龙卷风强度为强龙卷等级,相当于国际藤田级数EF2级。
过程期间,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海拔高度534米)录得过程最大阵风13级(40.4m/s,15时05分)。全市225个站点(42.7%)录得6级以上阵风。增城区荔城街录得全市最大雨量124.9毫米,最大小时雨强81.9毫米(27日17时)。全市平均雨量27.3毫米。
为何广州突然出现龙卷?
龙卷是一种很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产生,通常发生在强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和大的垂直风切变中。
据@广州天气,初步分析,此次广州27日出现强龙卷和大冰雹有四个原因:
一是过去一段时间,来自南海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加强,向广州市输送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广州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的大气不稳定状态中,近地面附近聚集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
二是27日上午近地层暖湿气流继续加大,多个观测站录到了异常高的绝对湿度,超过31g/m³。
三是27日白天低空急流加强,加剧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作为有利于龙卷和冰雹产生条件的0-6km风垂直切变超过了25m/s。
四是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高空波动过境作为触发条件,触发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龙卷的母体风暴强烈发展。
未来几天强对流天气频繁
预计,未来几天广州市强对流天气频发,强对流类型包括局地冰雹和龙卷、短时强降水、强雷电以及短时大风。
其中28-29日受高空波动、偏南气流影响,广州市有强对流天气概率较高,有大雨局部暴雨,主要影响时段为午后。
30日受冷空气、切变线和高空槽影响,广州市仍有强对流天气,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需加强防御。展望“五一”假期,雨势有所减弱,主要为雷阵雨天气,请市民朋友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放眼全省,省气象台预计,受高空槽影响,28日,雷雨仍然频繁,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8-11级短时大风和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待到29日,全省大部分市县降水减弱,但部分市县仍有雷阵雨局部大雨。但是30日,受高空槽和弱冷空气南下影响,广东又将有暴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
知多D:如何防御龙卷?
其实,广东就是龙卷风多发地。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过龙卷风的踪迹,其中广东、江苏、湖北、安徽等省是我国发生龙卷风次数较多的地区,其中广东、江苏又最多。
万一遇到龙卷风,最重要的还是学会躲。
第一,如果在家里,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躲避龙卷最安全的地方;
第二,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第三,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广告牌、围墙等,以免被砸、被压或发生触电事故;
第四,乘坐汽车外出遇到龙卷时,应开车向相反方向躲避,或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天气不稳定
请大家留意最新预报预警消息
做好防御工作
回复【南方读+】阅读更多深度原创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求职资讯
回复【+音】有声夜读,和你谈心
回复【天气】查询所在地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报料】进入小南报料小程序
News
南方精选
“新质生产力”学习手册
热搜第一!微信文件3小时内可撤回?网友评论亮了
News
视频精选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王越莹 欧阳胜勇 郭苏莹 张子俊 吴明)
编辑 | 洪鑫
校对 | 牟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