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电话亭 | 存废之争:深圳政府与企业间的权衡

文山湖

2022-04-13 11:02

摘要

城市的更新发展中,电话亭存还是废?

 

存:拯救未

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7年10月,我国人口数为13亿人,电话用户总数超过9亿,有近一半的人拥有移动电话。根据《深圳晚报》2007年5月5日的报道,当时记者走上了街头、火车站、人才市场、深南大道、龙华及城中村等地段。除了罗湖口岸、龙华民治大道等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地区,电话亭的使用率已经相当低,把电话亭当公厕,贴满小广告的现象屡见不鲜。电话亭的拯救之路也是从2007年前后开始的。

 

深圳电信在感受到电话亭的颓势之后多次尝试对电话亭进行改造。深圳市政府认为电话亭没有人使用,电话亭广告没有人买,而且电话亭的污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政府希望拆除电话亭。而电信占据位置不想拆。“虽然不知道电话亭未来具体能有什么作用,但电信方认为未来总会有用处,因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前深圳之窗网络有限公司CEO陆亚明向记者说道。深圳之窗是中国电信于1995年8月上线的深圳第一生活资讯门户网,由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直接经营的。通俗一点来说,广东电信是深圳之窗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广告LED屏改造被驳回

深圳电信在2006年曾计划将公共电话亭灯箱广告牌进行出租,并进行了招标。

陆亚明曾负责电话亭在2006年的改造计划,他表示在2006年深圳电信对电话亭进行改造出租广告牌的主要原因是使用率的下滑,老旧的电信电话亭过于传统,海报业务广告主不需要。此外,电话亭的改造还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2006年之前,代理电话亭业务的是电信的关联企业,早前被称之为电信实业,所有权是深圳电信,使用权在中国通信服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而在2006年一些周边业务全部剥除,成立了“号码百事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垂直管理,总部设立于上海,深圳地区的周边业务主要是媒体形式的业务,包括电话亭、话费账单、查号、彩铃等。也就是说电话亭不再是深圳电信的主营业务。另一方面,2006年网络宽带是电信的主营业务,所有的流动资金都被投入通信网进行宽带服务建设,深圳电信没有资金再对电话亭进行改造。当时深圳电信的资产负债率也很高,不愿意去银行贷款。

此时社会资本涌入,据陆亚明回忆,印象中有一家上海的公司找过来,带了一些竞标方案,准备在深南路做试点。“其实我们当时方案都做完了,根据电话亭的四个面分别进行了设计,例如面向马路侧、人行侧等如何解决广告的。”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对电话亭未来的不看好。中间经历了一两年左右的时间,仍然没有改造成功。

2008年深圳街头涌现了一大批的视频广告,例如在地铁、火车站、出租车等位置,因此意识到即使进行改造依然没有竞争力,毕竟是相对这些应用场景,电话亭依然是人流稀少的地方。“电话亭的关键问题还是没有人打电话。”这样仅对电话亭外部功能进行改造的方案最终被驳回。

Wi-Fi基站因效率太低而告弃 

2011年深圳电信将电话亭Wi-Fi整改方案上报政府,改造后的电话亭可装备WIFI热点,可以让一定范围内的设备接入网络。

2011年的这次整改计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一方面,中国有WAPI无线电标准,在2010年进口手机都必须取消Wi-Fi功能,也就是说手机Wi-Fi功能在当时并没有完全普及,电话亭在街头的进行无线宽带覆盖并不能真正触达用户。对此,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办公室外宣室经理陈少浩说,2011年时在电话亭装备Wi-Fi热点时接入热点很麻烦。

另一方面,虽然2009年以来,中国运营商开始加速WLAN热点建设。截至2011年9月份工信部通信业的运行状况统计,多数宽带都达不到运营商承诺的网速。Wi-Fi效率不达标才是让本就鸡肋的电话亭即使改造或许仍然鸡肋的主要原因。“蹭网的人太多,有需求的人频频蹭,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连接不上。”时任(1998年-2010年期间)深圳IT电信线记者、现任深圳新闻网总编辑蓝岸对记者说道。因此,即使安装再高效的热点,由于在公共区域,存在使用人数,辐射范围等偏差,Wi-Fi基站等效率仍然不能保证,这一整改方案也不了了之。

数字化尝试因成本太高而告弃 

电话亭最近一次的改造在2018年,深圳电信希望对电话亭进行数字化多媒体改造。不仅保留电话亭原本的紧急求救功能,还增加手机充电、信息查询等多媒体功能。深圳电信原负责电话亭20余年的工作人员杨章根表示,深圳是一座务实的城市,通信行业在深圳的发展和更迭又特别快,像电话亭这样看不见未来经济效益的改造很难在深圳推行。一方面电话亭的数字化改造所需成本很高,但商业角度上成本回收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现在电话亭的维护成本已经很高了,改造过后维护成本势必会大幅提升。

前深圳之窗CEO陆亚明也表示,“深圳的基因决定深圳电话亭改造的艰难。此外,从产业的角度来说,电话亭或许真的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废:拆除不止  

逐年调整拆除的电话亭

随着进入新世纪,电话亭犹如昙花一现,完成他的使命后便开始了拆除之路。一个个满是伤痕浑身贴满“牛皮癣”的公用电话亭成为了城市的“弃儿”。根据中广网2008年12月26日的报道,2008年整个深圳公用电话亭的数量已经从原来的3万多个减少到了2万多个,这其中有近半数的电话亭曾经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被整体盗窃损坏的有230多个,被严重损坏的有500多个,全年修复的电话亭达到13000多次,花费的维护费用更是多达几百万元。

“2008年的时候其实我就没有再经常使用电话亭了,因为最开始会去打电话的十几家电话亭,到后来只剩了一两家。而且我也从一个生产线员工慢慢成长为公司做物流规划的白领了。”张先菊女士对记者笑着说道“工资也涨了嘛,就也能接受手机通讯的收费了。”

作为深圳公用电话亭的运营商,深圳电信面对中广网记者对深圳电话亭未来规划的疑问,告诉记者他们会根据公用电话亭的使用频率和形势发展来合理布局,但是公用电话亭何去何从还要听从中国电信的总体战略安排和城市规划的需要。

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最大的一次电话亭拆除活动

深圳市为了筹备2011年的大运会,在2009年展开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深圳市旅游城管局副局长刘初汉在2011年7月18日深圳市城管局举办的专题首场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改造的重点是街道经营性家具。

本次改造将清理城市主干道上的所有电话亭,其他的道路的电话亭也大幅度拆除此次行动,全市共拆除电话亭4210个。

深圳这次电话亭进行大幅度拆除的原因,市城管局景观处处长申汉周在2011年7月18日的专题发布会上发言道,一方面是之前设置的电话亭数量比较密集,造成了道路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在某些偏僻的路段电话亭长期没有人使用,污损非常严重,影响了深圳的市容市貌。

 根据城管方案有计划的拆除

深圳电信自2014年起就根据要求拆除电话亭。

2015年,全市污损较为严重的一批电话亭被市城管局联合相关部门拆除。

2017年2月16日,城管局长联席会议上决定,将重新调整全深圳的城市家具。在2017年,深圳城管局已经拆除了3000个通话量为0的废弃电话亭。

在《深圳晚报》2018年7月31日的报道中,深圳全市还剩有2000余个公用电话亭。

等:维护难行

电话亭使用率下滑,让常年无人问津的电话亭成了垃圾堆放点、流浪汉栖居所甚至是路人小便处。这些年来,“电话亭脏乱差”的稿件常有出现,中国电信办公室陈少浩说“关于电话亭的稿件基本上都是负面的,真的很无奈,因为已经投入很多了。”保持1万多间公话亭整洁大约每年需要3000万元。从2007年开始,深圳晚报记者就有在深南大道碰到过白天公然将电话亭当公厕的现象,面对这些投诉,深圳电信一方面表示苦不堪言,另一方面也组建了维护电话亭的清理队伍。

在2006年时,全市一共有两万余个电话亭由300人左右的队伍进行维护,这个维护队伍负责电话亭的日常清洁,设备维修。2011年这个维护队下降到160人,时至2020年初,依然还有3人维护小队在守护深圳市最后的1000余个电话亭。

深圳电信一直负责电话亭业务的杨章根表示,虽然目前大多数人感受不到电话亭的存在,但每年也仍然需要投入几百万元去维护这最后的一批电话亭。

“其实我近两年(具体哪一年王先生已经记不清了)还看到了我之前使用的电话亭,就是光明区圳美庆佳工业园围墙里的一座电话亭。可能是因为建立在工厂旁边,这边不碍事吧。”王守光对记者说道,“其他地方的电话亭这两年是真的看不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有(电话亭)的。”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全市最后的一批电话亭也进行了拆除,8月26日前,电信工作人员又拆除了7个亭,“这是我们能找到的全部了。”2020年10月16日,记者通过陆亚明联系了最后在对电话亭进行拆除的电信工作人员。现在工作人员在对深圳北站的挂墙机进行拆除,可以说深圳老电话亭的痕迹彻底消散了。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