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温度适宜,雨水充沛
湿地春意盎然
各种“鲜嫩可爱”的小蘑菇开始探头探脑
每到这种户外菌类萌发的时节
就能看到小编不辞劳苦
科普"野生菌"知识的背影
今天来看看湿地的野生蘑菇
华侨城湿地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园区管理贯彻“零废弃”理念,植被不做景观修剪,园林垃圾也不外运,就地堆肥为不同生物营造适合生存的栖息地,于是留下许多枯木,废弃的木桩,滋养了野生的菌类的生长,以下这些都里湿地拍摄的菌类。
蠢萌可爱系:
圆圆的脑袋
红伞伞
白杆杆
奇形怪状系:
“贝壳”菌
“灵芝”菌
“钉子”菌
“薯片”菌
以上仅是湿地最近拍摄的菌类照片,在菌物界里光种类就有150多万个,菇菌类约占6.9万种,野生蘑菇种类繁多,形状万变,物种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观察其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民间大神们号称掌握着一本“独门秘籍”教你如何辨别毒蘑菇,绝对不靠谱!对待野生菌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保命大法,记住了吗?
万一实在不小心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附上自救指南
图片来自i深圳
不食用野生菌,不在危险边缘试探。
编辑:豌豆
图片:江离
副主编:张俊鑫
主编:孟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