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退钱啦!保姆级退税指南来了→

觅深圳

2022-03-02 18:05

摘要

话说,你是退税人还是补税人?

同志们

昨天有没有被朋友圈晒的

个人所得税“退补税”给刷屏?

3月1日起正式开始办理

个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话说,你是退税人还是补税人?


还有关于怎么退税补税详情

小编已经给你们整理好啦

赶紧收藏住~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

2021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开始了!税务部门提醒,纳税人如需在3月1日至15日之间办理汇算,可登录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进行预约;3月16日以后,无需预约即可直接办理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规定相关纳税人需要在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2021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2021年度的个税综合所得将开始“多退少补”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2021年度终了后,居民个人(以下称纳税人)需要汇总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以下称纳税年度)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计算年度汇算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纳税年度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年度汇算不涉及财产租赁等分类所得,以及纳税人按规定选择不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纳税的所得。

有人要交钱补税

有人却可以退税拿到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无需办理年度汇率的纳税人”

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年度汇算:

(一)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二)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三)已预缴税额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四)符合年度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纳税人”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需办理年度汇算:

(一)已预缴税额大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

典型案例:

1.纳税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纳税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申报扣除的;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5.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6.预缴税款时,未申报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等等。

(二)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

典型案例:

1.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减除费用(5000元/月);

2.除工资薪金外,纳税人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适用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等等。

因适用所得项目错误或者扣缴义务人未依法履行扣缴义务,造成纳税年度内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的,纳税人应当依法据实办理年度汇算。

“手把手教你如何退补税”

- 申报准备篇 -

(图片来源:广东税务)

- 简易申报篇 -

(图片来源:广东税务)

- 标准申报篇 -

(图片来源:广东税务)

✎ 网友关于个人所得税的一些疑问

全年一次性奖金选择哪种计税方式更划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针对不少纳税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北京市税务部门进行了解答。

问: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并入综合所得一起计税,也可以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单独计税,我选择哪种计税方式更划算呢?

答: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按照文件规定的方法单独计税,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建议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您更为有利的计税方式

比如,老李全年工资20万元,年底奖金2.4万元,假设可享受三险一金、赡养老人等扣除共4.4万元。在年度汇算时,他该怎么缴税呢?

有两种选择,一是将2.4万元奖金和20万元工资合并计税,扣除6万元(每月5000元)减除费用和4.4万元后,得到应纳税所得额12万元,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应纳税120000×10%-2520=9480元;二是将2.4万元奖金单独计税,年底奖金应纳税720元,20万元工资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和4.4万元后,应纳税96000×10%-2520=7080元,合计应纳税7800元。两种方式下,税额相差1680元,老李选择单独计税更划算

又如,小张全年工资12万元,年底奖金6万元,假设可享受三险一金、赡养老人等扣除共4万元。在年度汇算时,小张若选择全年奖单独计税,年底奖金应纳税60000×10%-210=5790元,12万元工资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和4万元后,应纳税20000×3%=600元,合计应纳税6390元;若小张将年底奖金与日常工资合并计税,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和4万元后,应纳税80000×10%-2520=5480元。因此,小张将年底奖金并入综合所得纳税,缴税更少。

具体操作时,您可以登录手机个税APP,分别选择按合并计税或单独计税方法,个税APP会自动算出结果,比较一下,哪种划算选择哪种就可以了。

问:我用贷款买了一套房,由于工作需要将该房屋贷款还清后置换了另一套房,第二套房贷银行依旧给我的是首套房贷款利率,第一套房时我没享受过贷款利息政策,那么第二套房贷利息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政策吗?

答:可以。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如果纳税人没有申报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其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问:男女双方1-6月婚前合租分别享受住房租金扣除,7月双方结婚后仍然租房,因婚后住房租金只能由一方扣除,请问另一方婚前已享受的住房租金能否继续扣除?

答: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月按一定标准在税前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1-6月双方属于未婚状态,可以分别享受住房租金扣除政策

问: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但是本月还未开始还贷,首次还贷时间如何填写?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三条第四款规定,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

首次还款日期,填写住房贷款合同上注明的首次还款日期。

问: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扣除可以同时享受吗?

答:不可以。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及其配偶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二选一。如果对于住房贷款利息进行了抵扣,就不能再对住房租金进行抵扣。反之亦然。

- 举个例子 -

假设A公司小王,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后,应纳税所得额15万元,年终奖3万元。

单独计税

按单独计税方式,小王共需要缴纳900元个税,年终奖到手29100元。

合并计税

按合并计税方式,相当于年终奖扣税6000元,到手24000元。

两种计税方式下,到手的年终奖相差了5100元。

B公司小李,2020年工资扣除三险一金、免征额等,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年终奖27万元。

单独计税

小李年终奖共需缴税52590元,工资缴税900元,合计53490元。

合并计税

按照合并计税的方式,则共需缴纳个税43080元。

两种计税方式取得的年收入相差10410元

单独计税的方式适用于工资>年终奖的小伙伴,合并计税适用于年终奖较多的小伙伴。

所以,优惠政策延期后,对于工资>年终奖的小伙伴来说(例如小王),仍然还可以选择单独计税的方式,可以少缴一部分个税啦!

最后,感觉查看一下自己的个人所得税APP吧

赶紧办理,也许你会多得一笔退税款

千万别错过了哦~

觅深圳 · 资讯

编辑:vv / 主编:静静 / 运营:十二

资料来源:深圳本地宝

图片来源:深圳本地宝、摄图网

内容转载联系:Hana_Young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