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广东梅州举行的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主题圆桌对话活动(下称“圆桌对话”)上,全省约400名优秀兴乡青年齐聚一堂,和参会嘉宾一起共议兴乡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话题,共聚支持兴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资源,共建引导青年兴乡资源对接的有效机制。
会场外,兴乡青年市集上涵盖农特产品展销、非遗手作体验、乡村文旅推介等多元业态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会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围绕青年兴乡话题进行讨论分享,观点相互碰撞中金句频出,引发阵阵掌声。青年向前,乡村向上。
“青年返乡创业的态势发生了哪些变化”?“青年在乡村有何可为之处”?“如何助力青年扎根乡村”……面对圆桌对话主持人腾讯SSV为村共富乡村负责人陈晶晶抛出的一个个话题,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和媒体人嘉宾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看完兴乡青年市集,感觉广东最美的风景不是山水,而是乡村创业中的青年。”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吴重庆关注到,从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看,一些县域的常住人口在“逆势”增长,说明不少乡村人在回流,特别是年轻人在回流。
‘究其原因,除了照看父母、照顾家庭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外,乡村创业机遇增长是不可忽视的动力和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城乡之间出现了信息扁平化态势;党委政府对基建的重视和投入,譬如遍布全国的高速、高铁和物流快递系统,使得城乡之间的落差在不断缩小。”吴重庆感慨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万千青年到乡村创业的时代已经来临。
小番茄种出“科技范”的兴乡青年,用“娘酒奶茶”带活非遗的85后传承人,打造出精致露营地点亮乡村“夜经济”的返乡青年……梅县区丙村镇党委书记古勇科用来自基层的一线案例证明,乡村不缺乏资源,而是缺乏发现激活资源的想法和活力,“这恰恰是青年最强的地方,青年返乡不是没事可干而是大有可为。”
浙江新神农美丽乡村学院院长林荣斌在发言中回忆了自己2007年主导策划推出国内第一次美丽乡村活动、2015年参与创办首家美丽乡村学院、而今又在广东河源打造“糖巢”创客社区的历程。他认为,青年兴乡的历史意义十分重大,“无论未来怎么样,乡村振兴都是干出来的,首先要行动起来。”网名“农道大叔”的广东兴乡青年、广州农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岸发则分享了自身做农产品销售的经验和体会。“农产品销售很苦很繁琐,农产品电商更是新行业,但正因为农业是很多人不愿意干的事,我们去干才有机会,干了不成那是另一回事,成了就是行业口碑了。”他笃定地说,在农产品销售领域,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有机会能跑出来,青年兴乡大有可为。
设立兴乡青年专项扶持基金、首期基金规模1000万元,举办主题兴乡沙龙活动14期,开展10期兴乡青年市集活动,全省遴选200多款兴乡青年优品……2023年底以来,团省委联合腾讯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实施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人才培育、资源整合、共创交流、宣传推广、典型选树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累计培育超10万名兴乡青年火种、2000多名兴乡青年创客以及100名兴乡青年典型,切实为广东“百千万工程”夯实了人才基础。
(团省委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