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滩涂崛起的新城!前海15年,这些数据太亮眼

08-26 09:49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艳 文/图


十五载砥砺奋进,前海从一片滩涂蝶变为活力迸发的现代化新城。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着这片改革热土的跨越式发展,展现了前海“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的城市特质。以下10组关键数据,带您读懂前海15年的蜕变之路。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17倍


2024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是成立之初的117倍。这一数据直观体现了前海对国际资本的强大吸引力,反映出其在对外开放进程中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和投资价值,成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枢纽。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倍


2024年前海固定资产投资达1691亿元,为成立之初的 93倍。固定资产投资有力支撑了前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打造等,是前海从滩涂快速崛起为现代化城区的物质基础,推动了区域面貌的翻天覆地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扩区后1.7倍增长


2024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是2021年扩区当年的1.7倍。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5.2亿元,同比增长6.8%。这充分彰显了扩区后前海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进出口总额接近翻番


2024年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比2021年接近翻番。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3491亿元,同比增长6.2%。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体现了前海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其作为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有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现代服务业占比超 60%


2024年,前海合作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84.4亿元,占前海地区生产总值63%;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7%,占比65.5%,其中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占比27.7%,金融业占比27.6%。这表明前海已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产业结构,产业高端化、专业化特征显著,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连续四年位居全国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


连续四年蝉联全国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制度创新指数第一。众多制度创新成果的输出,体现了前海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先行先试作用,为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园团队535家


系统重塑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截至7月31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园团队535家,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这一数据展现了前海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的良好平台和机遇,促进了深港两地在人才、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助力香港经济发展拓展空间。


26类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


26类港澳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这打破了港澳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的壁垒,推动了深港规则机制的一体化衔接,有利于吸引更多港澳专业人才参与前海建设,提升前海的专业化服务水平。


集聚501家金融机构


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集聚501家金融机构。“金融支持前海30条”已超九成落地,形成14项全国“首创”,落地多个“全国首家”金融机构。大量金融机构的集聚以及金融改革创新成果的落地,凸显了前海在金融领域的强大活力和影响力,助力其打造国际化金融中心。


建成8条、在建6条轨道线路


前海构建内畅外通的立体城市交通网络,建成8条、在建6条轨道线路,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深圳机场卫星厅投入使用,机场三跑道贯通,2024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前海的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加速了其现代化新城的建设进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