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2016年度的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而撰写,反映了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评价和公开发布。
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从2010年开始,连续七年对之前跟踪过的全国2006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跟踪。《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2016年已是第八次年度报告。
大数据来源渠道:2016年度麦可思-全国大学毕业生跟踪评价分为以下两类:毕业半年后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的2012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解读:上面这两张图片就告诉你一个意思,这份数据很牛掰,很有说服力,很有代表性,很大数据!
PART 1 就业【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
解读: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具体而言,自主创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0%,本科毕业生读研加上高职高专毕业生读本的比例从2013届的8.0%上升到2015届的10.1%。另一因素是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5届的59%,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5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5届的9%。
解读:这些变化反映出国企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能调整,外资企业也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而民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
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
解读: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其中,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6%上升为2015届的4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从58%上升为61%。
解读: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比例上升。
PART 2 专业
【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毕业生需求上涨】
在就业比例前十位行业中,与2013届相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3.6%)、“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8%)、“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8%);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降低了2.4%,其次是“机械五金制造业”,降低了1.7%。
与2013届相比,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加2.2%)、“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0%)和“教育业”(增加1.9%);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主要行业类是“机械五金制造业”,降低了1.6%。
解读: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信息技术、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强劲,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制造、建筑等)面临挑战。市场需求和供给决定产品价格,建议高考生要把自己卖个好身价,一定要预估几年后的就业市场供求关系。
【就业绿牌专业与红牌专业】
2016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广告学、车辆工程。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上届也是绿牌专业。2016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视觉传达。其中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届也是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6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其中应用心理学、生物科学、美术学、音乐表演上届也是红牌专业,美术学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2016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其中法律事务和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解读:本科的美术学,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噢,卖糕的!
【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专业】
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4.0%);最低的是历史学(86.4%),其次是法学(86.9%)。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5%),最低的是物理学类(86.8%)。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物流管理(96.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6.4%)、软件工程(96.2%)。
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4%)。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城市轨道运输类、港口运输类、公共管理类(均为94.4%),最低的是法律实务类(86.7%)。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8.6%)、铁道工程技术(97.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6.0%)。
解读: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工学、农学、理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生化与药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PART 3 创业
【读大学优于不读大学】
2012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696元(本科为6371元,高职高专为5020元),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比例为87%。其中,本科涨幅比例为89%,高职高专涨幅比例为84%。
解读:2012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的薪资与入职时相比上涨了87%,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5.7%),大学教育的中期回报明显,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中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2015届大学生20.4万人选择创业】
自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年年稳步提升。
2015届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14届(2.9%)高出0.1%,比文件发布之前的2009届(1.2%)高出1.8%。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
解读: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例上升,大多数为机会型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存活率近一半】
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创业的比例为2%。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三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个百分点,就业后再创业的约为4.7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中大部分是先就业后创业。
解读:大学毕业生创业存活的比例在上升,2010届毕业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12届的创业三年存活率增长为47.8%。大学毕业生创业质量在提高。
【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
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78%,高职高专75%),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均为3%)、政府资助(本科4%,高职高专3%)的比例均较小。2015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缺少资金(28%),其后是市场推广困难(26%)、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4%)。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缺少资金(29%),其后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5%)、市场推广困难(21%)。
解读:需要加大非家庭资金参与大学毕业生创业。但是读到这里,小编想问:考生们到大学里闲暇时间,要自己学点儿什么,你们有想法了没?
编辑 欧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