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14段私人记忆和平凡人的悲喜
读特记者 余梓宏
2020-10-16 15:40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段时间有太多文章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太多。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即便是没有受到疫情的直接影响,人们也以种种方式共同经历着这场变故——或许是度过了有生之年最冷清的一个春节,又或者是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国内疫情基本平息,我们也终于有闲暇,整理这段记忆。这段记忆中的片段,有的宏大——关乎集体与荣耀;有的细微,可仍要细细讲来。

《呼吸在一米之外:我想告诉你的14个真实故事》

陈拙 主编

魔宙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年9月

《呼吸在一米之外》讲的便是这些细微的故事。其中没有力挽狂澜的壮举,更没有漶漫难辨的悲悯。这十四个故事里,有的只是平凡——小镇刚上岗的年轻医生,面对疫情不知所措,只能尽力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在武汉的热血青年,自发加入物资运送工作的同时,也观察着这他不再熟悉的人间;本就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变得更为艰难;还有执行维持疫情防控秩序任务的警察,纵然不惧穷凶极恶的歹徒,但面对这看不见却更为凶险的病毒,内心同样难以安定……

可纵然平凡,这些故事仍不乏鼓舞人心之处。如《最漫长的手术》中,原本常规的一场截肢手术,却因为疫情袭来而变得复杂。先是主刀医师被隔离,导致手术延后,随后又是患者疑似感染,需要再做观察与检测。可这时医院连做检测的人手都找不出来。无奈之下,身为管床医生,同时一人独居的作者“我”只能临危受命,因为他需要践行自己身为医生的责任,即“你的病人你就一定要负责到底。”所幸病人并未真正感染,手术得以进行。这位“隐忍而积极”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得以出院。尽管余生都要承受肢体上的残缺,但至少生命得以延续。“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病人的故事,让仍要在当时仍不乐观的疫情形势中继续奋战的医生感受到了一丝鼓舞。

即便是最熟悉疾病的医护人员,面对这场疫情,一开始也是手足无措。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次疫情提供的是完全陌生的经验。尽管我们很容易将此次新冠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类比。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不同。用书中医生的分析来说,SARS病毒的传播性并不强,纵然在当时的防护条件下,感染人数也不过5000人,它的危险更多在于致病性;新冠病毒的传播性明显要高很多,传播途径多样,在早期充满未知。这就使得人们总会感到自己身边危机四伏——对于习惯了安定的现代人而言,这种触手可及的危机感,很多人是从未体验过的——在平时,我们顶多会担心下个月的房贷,哪里会怀疑自己刚刚去过的地方,或是将要擦肩而过的人是否“安全”。

从未体验过的危机感,造成了平凡生活中的微妙变化。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寻常的故事,但却极具代表性。它说的是一位老人,原本期盼着一年一度儿孙团聚的春节假期,但2020年的这个春节,儿子宁可把小孙女送到单位,也不肯让她跟爷爷多相处。爷爷起初百思不解,后来得知新冠肺炎极易感染老人,儿子担心孙女被感染,故才出此“下策”。老人为证清白,冒着风险赶往当时人人避之不及的医院呼吸科,只希望可以求得一张“团圆”检验单……比起书中医护人员、一线干警的故事,这个故事寻常得几乎不值得“落笔成章”,但它很重要,因为它代表的是疫情在心理层面上给普通人的冲击——我们害怕,我们紧张,我们不知危险藏于何处,因此只能彼此怀疑,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但分享这样的经验,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不顾一切地“消除心障,拥抱彼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在信息不足以让大众做出理性判断的情况下,怀疑——哪怕过度——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本能屏障。疫情平息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但我们更应该希望的是,凡人不必再挺身而出——不只是因为他们不该承担这样的重负,更是因为在重负之下,大多数凡人都无法成为英雄。

也正因如此,这些凡人的故事,更需要细细讲来。

作者:王扬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

(作者:读特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