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学霸"深圳创造的那些第一
直通中纪委
2020-10-14 09:18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今天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将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

40年前,深圳因为“经济特区”四个字,站在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观察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一个窗口。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要“杀出一条血路来”。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央下发文件把特区名称正式定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立经济特区。

作为第一个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特区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永不停歇的奋斗基因。深圳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实践者, 40年里创造了近千项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蛇口“开山第一炮”

深圳所创造的第一甚至在特区成立之前。197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蛇口创办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79年7月8日,蛇口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那时候的蛇口,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差不多几天就炸开一条路来。”当年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给了政策,但一穷二白的深圳面临着人、财、物的紧缺,特区人凭着一点闯的精神,一点“冒”的态度,憋着一股气,使出浑身的劲,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走出一条新路。

1981年7月,深圳与港商合作建设的国际商业大厦在全国第一个试行工程招标承包制,5万平方米的国际商业大厦,仅用16个月就胜利竣工,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基建体制的改革。1982年,深圳市政府颁布文件,正式实行工程招标承包制。

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奇迹在深圳不断上演,1983年,“三天一层楼”的深圳国贸大厦让“深圳速度”响彻全国,“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时代的口号。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特区成立40年,从在全国首次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率先发行股票、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率先取消一切票证,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成立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第一次公开拍卖土地使用权、敲响新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声交易钟声、成立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内地第一个法人义工组织到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次破冰商事制度改革、率先推行法检人员职业化改革……千余项“全国第一”,让深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时间是奋进者前行的刻度。40年,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建设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史上的奇迹。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奋斗是其路径。”10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公布,深圳被赋予“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崇高使命,特区人也正如深圳市政府门前那尊埋头奋蹄的拓荒牛一般,在新时代再担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见习编辑 王子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