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亚太肝脏学会门静脉高压及终末期肝病专题会在广州举行。在会上,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志伟获得中国门静脉高压诊断与检测研究组杰出研究者奖,他也是本次会议唯一一位获奖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侯金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助理,也是本届大会主席祁小龙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门静脉高压症不是单一脏器的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涉及多器官、系统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多见于成年男子。在我国,90%以上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病因是肝硬化,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等。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也是外科领域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据了解,李志伟团队在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工作期间,成立了专门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外科科室,这也是我国唯一的“门静脉高压外科”专科病房。以前,所有测量患者门静脉压力的方法都是有创的,李志伟与兰州大学祁小龙教授团队合作,建立了“完全无创的门静脉压力测量方法及应用”,全国有30多家医院、超过20000名患者验证了这一技术,这项原创性研究结果在顶级国际期刊Gut(影响因子16)和J Hepatol(影响因子14)上发表。
2019年,李志伟带领团队来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针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大量腹水的综合治疗,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李志伟团队是国内完成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例数最多的团队,也是临床疗效最好的团队之一,目前已经完成开腹及微创手术超过4000例。
李志伟及团队成员担任全国及省部级医学会委员及副主委20余项,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文章100多篇,SCI收录20余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两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专著十余部,主持参与课题十余项,获全军科技成果奖2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及其对免疫影响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