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身边美好 | 用爱融入“志愿者之城”!彝族姑娘龙晓丽以专业服务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08-19 08:20
摘要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 文/图

▲龙晓丽服务居民。

在宝安,有一位彝族姑娘龙晓丽,她用自己的热情和专业,书写着少数民族深度融入城市生活的温暖故事。“深圳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我希望能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为这座城市贡献力量。”从云南偏远农村到宝安,龙晓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她用热情和专业架起了一座连接少数民族与这座城市的桥梁,让“来了就是深圳人”不再是一句口号,在这里,她不仅是一名社工,更是社区居民心中的“贴心人”。

从大山到宝安:带着初心出发

龙晓丽的故事始于云南的一个彝族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却也偏远闭塞。“从小,我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更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龙晓丽说,高考后,她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立志成为一名社工,为社会带来温暖。

▲龙晓丽身着民族服饰。

毕业后,龙晓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深圳宝安。初到这座繁华都市,她既感到兴奋,也有些迷茫。“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挑战,心中充满了紧张。”她说,但她很快调整心态,注册成为社工,开启了她的社工之路。

“深圳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我希望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价值。”龙晓丽表示。她深知,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社工,她的使命不仅是帮助他人,更为了促进民族融合,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扎根社区,用爱搭建桥梁

带着这份初心,龙晓丽来到了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志愿服务领域的工作。“要融入这座城市,必须先融入社区,贴近居民。”龙晓丽说,于是她迅速行动起来,主动与社区志愿者骨干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她发现,尽管社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都有着一颗热心公益的心。于是,她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让居民们在参与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她带领志愿者们入户探访高龄独居老人,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关怀;组建社区护河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护河行动,守护社区的绿水青山;在志愿者团建中融入传统彝族打跳舞蹈,让志愿者们在活动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每一次活动,都拉近了她与居民的距离,增强了她在社区的归属感。“龙龙”成了大家对她的亲切称呼。居民张阿姨说:“龙龙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她不仅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永葆初心,用专业诠释使命

扎根社区的过程中,龙晓丽深知,专业能力是服务居民的基础。因此,她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无论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她都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她不断反思总结,梳理提炼服务经验,用专业和爱心为居民提供帮助。

在龙晓丽的眼中,社工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使命,承载着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两年的社工生涯,让她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能真切理解居民需求、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专业社工。这段旅程交织着欢笑与泪水、挫折与成就,但最宝贵的收获,是居民的信任。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社工,龙晓丽深知自己肩负的特殊使命。在深圳这座多元包容的城市里,少数民族社工正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融合的重要力量。他们扎根社区,以专业服务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以实际行动诠释“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精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