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上半年招商“磁场”强劲!新落户项目同比劲增超4成!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邓红丽
08-18 15: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作为去年的全市招商优胜区,光明区今年继续“火力全开”,跑出招商“加速度”。今年上半年,光明区落户项目313个、同比增长42.92%,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营收)178亿元。落地中国建筑、中国机械、格力、创维等7家全球或中国500强企业项目。

这一招商成效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是光明区以全员招商为抓手,通过创新机制搭桥、推介活动护航、优化生态支撑等举措,全面保障优质企业项目落地落户。


01

“心诚+行程” 高频“走出去”链接资源

不断“走出去”是光明区招商工作的一大特色。今年春天,光明区两会刚闭幕,光明区招商团立马动起来。3月5日至12日,光明区招商团从中国南海之滨启程,跨越太平洋东西两岸,先后赴东京、纽约、北京、上海等全球大都市,向世界递出光明科学城这张创新名片,对接松下、璞跃、早稻田大学等12家全球知名企业和研究型高校,与京东、阿里巴巴、杭州六小龙等优质企业就项目落户光明深入洽谈。

从春天出发,深圳(光明)-上海投资促进交流会、中澳生命健康产业交流对接会、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应用大会……上半年,光明举办招商推介活动50场,参加展会33场,持续对接意向落户光明的企业,挖掘企业在光明投资新设企业和落户项目的机遇,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机会,帮助企业找市场、找资金、找伙伴。在深圳(光明)-上海投资促进交流会上,共对接约120家优质外资企业,会上完成内外资企业签约项目10个、意向投资金额超80亿元,帮助创维光伏、帝迈生物等一批辖区龙头企业签下合作订单20.35亿元。

光明一路坚持“心诚+行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平台”,今年上半年共走访对接企业1134家,其中包括90余家外资企业主动来访,挖掘有落户光明意向及潜力线索116个,推动与美国、白俄罗斯等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战略合作协议16份,链接企业订单127.72亿元,推动中联合(深圳)科技、森瑞斯生物科技、诺丰泰智能等18个重点项目落地。高频赴外实效显,品牌活动影响强,国际友圈半径增。

02

“向新+向未来”,打造重点产业生态链

今年,全球透明质酸产业领导者华熙生物旗下企业——华熙唐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落地深圳光明。这是华熙生物建立的全球首个非动物源肝素全产业链平台。作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华熙唐安及其身后孵化方华熙生物以此次落地为起点,聚焦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在医药、糖工程试剂、化妆品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肝素聚糖全产业链平台,为肝素产业的技术革新与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篇章。

目前,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领域企业超130家,产业估值近400亿元,并初步构建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优势产业生态。

华熙唐安的落地,折射出光明招商的一大鲜明特色,重点围绕“3+3+1”等重点产业集群,打造重点产业生态链,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去年,光明区提出构建“3+3+1”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3个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3个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

今年,光明持续构建重点产业集群,顺利促成人工智能机器人检测装备产业集群、超高清显示零部件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名单。

今年,光明区招商方向重点围绕“3+3+1”等重点产业集群优质项目展开,上半年落户的313个项目中,“3+3+1”等重点产业集群优质项目同比超70%,同时,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数占比近70%。重点产业集群更加集聚壮大,战新产业未来产业招引成效持续向好。

03

“创新+保障” 让项目 “留得住、长得好”

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实践,光明区不断创新招商机制,激发全员招商活力,逐步构建“招商统筹+产业招商+线索推荐+产业生态支撑”的多中心雁阵式招商体系,不断优化招商架构。同时,实施招大商优商提质、招商项目提速、线索提效等五大提升行动,依据各单位资源优势精准分工,形成协同高效的招商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招引优质项目76个,同比增长72.73%,其中有几个优质项目特别亮眼,世界500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光明落户中联合(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规划打造成华南区域总部,培育成长为深圳本地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中国500强珠海格力电器在光明落户子公司格力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规划打造格力集团在深港片区的销售平台。中银AIC在光明设立了50亿元“债转股”基金,是在深圳市设立的规模最大的基金,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项目不仅要引进来,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才是关键。在企业落地光明的过程中,吸引他们的除了综合实力厚实、创新动能澎湃,品质生活可及,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快速集聚等硬件优势,还有光明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能力,给了企业最直观的感受。

海纳德是一家高新企业,近期,海纳德深圳研发总部落户光明区。企业负责人用“新光明人”的身份分享在光明落户的真实感受。他认为,光明区的营商环境可以用“高效、贴心、可预期”三个词来概括。海纳德在深圳的公司线上2小时不到完成设立+取证,全程零跑腿;政府的工作人员如“店小二”一样政策解读+选址建议、业务衔接支持等。“服务全周期,让企业很安心,选光明,就是选效率与未来!”企业负责人表示。

另一家医疗信息化企业也有同感,企业表示,在光明科研资源触手可及,产业链伙伴就在隔壁,团队只需要安心打磨产品,光明真是医疗信息化的“理想生长地”。

优质企业越来越愿意落户光明是光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自然结果。

光明科学优势正不断彰显。光明区在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集中布局了“8+11+2+2”共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建成启用,中山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2所研究型大学和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2所广东省实验室也已投入使用,全区正滚动推进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深圳)等24个大院大所项目。同时,光明目前有院士59人,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

光明城市品质正日益提升。近年来,坚持高质量高颜值大力推动重点片区建设,光明中心区、光明云谷、明湖智谷等重点片区成效初显,轨道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6号线支线二期全线洞通,力争今年全部开通运营。深圳科技馆新馆、国际美术馆等一批城市地标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深圳科学技术馆今年五一正式开业运营,深圳国际美术馆南北馆主体结构已封顶。光明有虹桥公园、科学公园等一批特色精品公园,公园总数达279个、排名全市第一,获评“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光明民生事业正扎实推进。行政区成立以来,新增基础教育学位近十万座。近五年新增3家三甲医院,全市率先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社区健康服务绩效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打造了适应光明区特点、符合科学城需要的区级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实现重点单位、人才“应保尽保”。

光明商业氛围日益浓厚。蓝鲸世界、万达广场、大仟里等商业综合体融合文旅体多元业态,正逐步探索打造凤凰城“国际范、艺术感、烟火气”商圈、红花山“艺术+”人文休闲商圈、科学公园“科技感”时尚国际商圈3个特色IP,星河COCO City正式落户,作为深圳第三家sp@ce天虹超市3.0正式开业,以五星级标准建造的光明福朋喜来登酒店、光明温德姆至尊酒店等一批高端商旅配套盛大开业,而这也恰恰应和了光明科学城高知人群加速集聚,对品质生活需求日益旺盛的现实需要。

从 “走出去” 的诚意满满,到 “留下来” 的安心踏实,光明区用行动证明:这里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高地,更是企业成长的港湾。未来,这份双向奔赴的故事,还将不断续写。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终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宽 邓红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