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银幕上潮汕老厝的鎏金飞檐掠过视线,当一只赛鸽迎着光振翅,将“家”的牵挂轻盈地投递到观众心底——这份在光明区孕育了七年的银幕惊喜,终于在8月16日深圳光明万达影城的首映礼上揭开了面纱。
主创团队和300位观众一起踏入影院,共同见证光明区首部本土原创电影《小鸽子的家》的破茧时刻。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成长、亲情与乡土情怀的视听盛宴,更同步拉开了覆盖广州、潮州、汕头、揭阳、普宁等地的全国路演序幕。8月22日,这只“光明小鸽”将正式飞入全国院线。
光明首映:乡土情怀点燃全场
上午9时30分,影厅灯光渐暗,光影故事正式开始讲述。
《小鸽子的家》是一部关于儿童成长的励志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赛鸽儿童题材电影。电影以上世纪90年代末的潮汕为背景,讲述小学生吴凯从因饲养“菜鸟”被嘲笑,到机缘巧合获得赛鸽“中国骄傲”,在理解赛鸽精神后选择放飞赛鸽的成长故事。
影片对白绝大部分采用潮州方言,并巧妙融合潮州古城建筑、祠堂等建筑符号、赛鸽民俗、陶瓷工艺等岭南元素,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之作。
映后主创互动环节更是掀起现场热潮。
导演吴佳携刘煜凯、刘凯圳、吴树权、吴钿、吴昕峰、付俊福等主创团队亮相,站在家乡观众面前,讲述七年磨一剑的历程时,数次情难自已。
“从拍摄到上映历时七年,这七年,就像鸽子归巢的旅程,是我写给潮汕用情最深的情书。”他分享了创作中关于“好老师”“孩子成长”“父母培养”“善良品质”的灵感来源,讲述影片中吴凯受父亲影响、父母鼓励引导其成长、吴凯展现善良品质等情节,以及励志情节的设计初衷。同时,他还特别感谢光明科学城为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持。
观众席的回应同样真挚滚烫,亲情共鸣与乡音认同点燃全场。
随着全国路演版图在银幕上清晰点亮——首映礼也同步公布了全国路演计划,8月17日广州、8月18日潮州、8月19日汕头、8月20日揭阳及普宁等地、8月22日影片将正式全国公映……主创团队即将带着这份光明孕育的光影温度,让更多人沉浸式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与生命成长力量。
▲8月16日,电影《小鸽子的家》在光明万达影城启动首映礼。
创作历程:小成本电影“以小见大”
聚光灯下,嘉宾的分享饱含深情与洞见。
这部由扎根光明的企业——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掌舵总监制,光明区青年导演、光明星推官吴佳执掌导筒的作品,成功实现了光明区影视产业从精心培育到硕果初结的跨越。
华强科技生态园总经理、电影总策划阮彤分享创作心路时表示:华强科技生态园将持续打造“研发-孵化-中试-生产”的文创全产业链,助力“深圳光明出品”走向全国与世界。
深圳市潮汕商会党委书记陈镇文,凝视着银幕上熟悉的骑楼剪影,对影片传承潮州文化的价值赞誉有加。他指出,影片成为连接全球潮人的情感纽带,既是优秀光影作品,也是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实践。
回忆起几年前那个捧着“毛坯”剧本的年轻人吴佳,影片总监制、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李亚威动情地回忆:导演吴佳带着“毛坯”剧本找到自己时,便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归处的璞玉故事。团队此后像培育幼苗般,从剧本打磨到拍摄指导全程护航,最终影片呈现出的细腻情感与艺术张力,证明小成本电影也能拥有大格局,“小成本、小视角、小演员”包裹着儿童成长的“大宇宙”。
▲导演吴佳在首映礼现场接受晶报《晶视频》栏目专访。
沃土育新苗:国际荣誉印证光明路径
《小鸽子的家》羽翼渐丰,深深扎根于光明区精心浇灌的影视产业土壤。
这只从光明起飞的小鸽,不仅标志着光明区影视产业实现从培育孵化到成果输出的完整闭环,更早已在世界的天空留下闪亮轨迹。
意大利巴勒莫独立国际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瑞典国际电影节“最佳新晋导演奖”及“最佳外语片”提名、莫斯科亚洲电影节“最佳亚洲导演奖”等9项国际大奖,不仅是对影片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深圳光明出品”文化自信在国际舞台的璀璨绽放。
《小鸽子的家》的诞生与闪耀,绝非偶然,它是光明区系统性布局文化产业、特别是推动“影视+科技”深度融合战略结出的硕果。这片土地,正为更多光影梦想提供强劲的升力。
政策东风劲吹:“光明出品”振翅高飞,产业生态繁茂
近年来,光明区依托科技要素密集、生态环境优美、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基础雄厚等优势,前瞻性地推动着科技与影视的“联姻”,加大对影视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引进影视头部企业和影视科技人才,构建“创作-制作-发行-衍生”全链条发展模式,让更多“深圳光明出品”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光明区坚定践行“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文化品牌培育理念,正在出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犹如为产业腾飞铺设的跑道,为影视产业的每一步成长注入强劲动能。
《小鸽子的家》正是这一生态的完美例证,其实现了“剧本诞生-拍摄落地-技术加持-飞向世界”的全流程高效贯通。
群贤毕至,创作活力奔涌。目前,光明区“筑巢引凤”的磁吸效应日益显现:
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扎根光明建立创作基地,香港著名导演袁仁康作为光明文化顾问,光明更聚集了“先看评测、大狸子切切里、搞机所、胜利文绉绉”等10余个B站科技区头部UP主,先后孵化出2家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同时,积极引入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等国内动画头部团队,将进一步补强光明在数字影视领域的羽翼,优化产业生态图谱。
在政策东风与肥沃生态的滋养下,光明影视创作呈现井喷之势,“光明出品”星光初现:
继《小鸽子的家》之后,科幻短剧《飞天少年》、电影《妈妈的点球》《棒球小旋风》等多元类型作品正蓄势待发。 2025年以来,电影《心向光明》、短剧《王者归来》《胜者为王》已在光明完成制作,更吸引了《惊蛰无声》、TVB《新闻女王2》、央视《奇迹》、短剧《叶问》等6部作品前来取景拍摄。
光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光影来客,成为新晋的影视创作热土。
光影为翼,科学城放飞文化新梦想。
光明区在“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宏图下,正以其强大的科技内核为引擎,以蓬勃的文化产业融合为羽翼,坚定探索着一条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线。
▲位于光明区的华强科技生态园正持续打造“研发-孵化-中试-生产”的文创全产业链。
编辑 林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