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受访者供图)
在宝安桃源居,有一位名叫吴名哲的少年,他既是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的学生,也是中国羽毛球协会注册运动员、深圳超级联赛俱乐部梯队成员。从2021年初识羽毛球到2025年入选中国羽毛球协会全国少年羽毛球男队,短短四年间,这个2013年出生的少年在体教融合的浪潮中快速成长,他的轨迹既是“全民健身”的缩影,亦是宝安区“奋力推动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生动注脚。
赛场上的吴名哲。
赛场结缘 全民健身“挖”出好苗子
2021年暑假,吴名哲的父亲吴先生在新闻中看到宝安教育提出“落实‘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理念”,心里便盘算着要给孩子寻找合适的特长培养方向。“当时就想,我的孩子有什么特长能坚持下去,不能是虎头蛇尾。”吴先生回忆,他给孩子报了几个体育运动培训班,可吴名哲都提不起兴趣。
转机出现在2021中国银行“林丹杯”深圳宝安羽毛球公开赛的现场。那次赛事在宝安石岩街道举行,吴名哲的两个小伙伴是羽毛球迷,拉着他一同前往观赛。“到了赛场才知道,宝安的运动氛围有多浓。”吴先生说,看台上“全民健身,羽动宝安”的横幅格外醒目,赛场边陈列着奥运冠军林丹的战袍,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让孩子们深受感染。更意外的是,吴名哲在现场转盘抽奖中抽中一等奖,不仅获得了林丹签名的球拍,还得到了与世界冠军谢杏芳合影的机会。
“孩子回来后天天抱着那把球拍比划,嘴里念叨着专业术语,我就知道,羽毛球的‘火种’在他心里种下了。”吴先生笑着说。他后来了解到,落户宝安的林丹羽毛球俱乐部是全国首个以“林丹”命名的羽毛球俱乐部。“这多亏深圳宝安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推动羽毛球运动发展,才有这样的平台让孩子接触到高水平赛事和偶像。”
看到吴名哲感兴趣,吴先生为他报了10节羽毛球集训课。让他惊讶的是,短短几天培训后,吴名哲就已能与培训班的高级班学员对抗。2021年底,吴名哲进入中澳实验学校校队,得到唐伯滔教练的重视。“孩子能主动提出加训,现在工作日每天练2小时,节假日练6小时,这离不开学校的氛围。”吴先生认为,宝安校园具备良好的师资力量以及运动氛围,才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刻苦训练的习惯。同年年底,吴名哲在宝安区选拔赛中获得同龄组第四名,这一成绩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双线成长 校园特色教育赋能全面发展
进入校队后,吴名哲开始了训练馆与教室的双线作战。“宝安教育说要‘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唱起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劲’,我在名哲身上真真切切看到了这句话的样子。”吴先生感慨道。
中澳实验学校为吴名哲的成长提供了沃土。学校不仅有标准羽毛球场和专门的体能训练室,更将运动与学习深度融合。唐伯滔教练的“三色训练法”让吴先生印象深刻:“红色手环练技术,蓝色手环练体能,金色手环做心理辅导,教练连孩子的心理状态都照顾到了。”
吴名哲的自律也超出预期。三年多里,他累计训练超900天,每天完成超2000次标准挥拍,磨断的拍线连起来能绕400米跑道一圈。“清晨5点半的球场,我陪他去过几次,月亮还没下山他就开始挥拍了;晚上回家,做完作业还要写训练日志。”吴先生说,学校老师的支持同样关键,数学老师会把错题整理成“训练间隙小练习”,班主任特意调整值日表让他准时参加集训。
这种双线并行的成长模式结出了硕果:2024年期末,吴名哲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均取得优异成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体育委员,获评“少先队才艺达人”“卓越个人”“优秀班干部”,连续三年保持全优成绩。“学校郭校长说名哲‘优雅地平衡梦想与现实’,我觉得这正是宝安‘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理念的最好体现。”吴先生自豪地说。
政策赋能 教育强区建设助力梦想绽放
2022年起,吴名哲进入羽众羽毛球俱乐部特训,同年年底获得YONEX未来之志林丹杯赛男单U9第三名,获得与林丹合影的机会。2023年,他进步神速,不仅斩获市、区多项奖项,还在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总决赛中获得10岁组男子双打第八名。“这一年,孩子开始自己规划时间,创造了‘午间20分钟作业法’,学业丝毫没落下。”吴先生说。
林丹为吴名哲等选手颁奖。
2024年,吴名哲入选宝安区区队,宝安体校何宇俊教练一句“少年为国争光正当时”点燃了他的冠军梦。这一年,他收获宝安区少年儿童锦标赛U11男单第一名、深圳市第十一届运动会U11男单亚军等荣誉,并成为中国羽毛球协会注册运动员。“宝安区的‘体教融合3.0计划’帮了大忙。”吴先生解释,“智能训练场馆能实时纠正步法,学分互认制度让训练获奖能折算体育学分,孩子练得更安心了。”
吴名哲与奥运冠军安赛龙合影。
2025年,吴名哲的成绩再上新台阶:3月获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深圳站U11男单第一名,4月代表广东省出战全国U系列赛事,6月入选全国少年羽毛球男队并获广东省U系列团体亚军,7月在深圳市青少年锦标赛中获U12男单第五名,将代表广东参加全国U系列赛事。“孩子的成绩得益于深圳宝安的全民健身氛围,体教融合也是宝安从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的缩影。”吴先生由衷感叹道。
吴名哲在多项赛事中获奖。
运动带给吴名哲的成长远超奖牌:三年间近视度数零增长,体测优秀率从58%升至92%;自创“训练间隙背单词法”,累计掌握1600个中考词汇;市锦标赛后自发组织“小教练团”,帮助10名队员改进反手技术。“现在他实践‘3个1’计划,每天分析训练录像、每周跨校帮扶学业、每月写运动损伤报告,这都是响应‘教育强区’的号召。”吴先生说。
如今,吴名哲的训练日志里写着:“想让宝安的球场见证更多少年的梦想。”而在吴先生看来,儿子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深圳宝安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流汗,在成长中闪光,这样的教育沃土,一定能培育出更多‘眼里有光、心中有劲’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