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少年说·中学 | 年之韵

08-15 08:32
摘要

光明区实验学校九(4)班 梁震宇

指导老师:单文雪


岁末,村口——

我,一副无字的春联,藏掩于阿明的行囊中,端详着这让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

“奶奶,我们回来了!”阿明在老宅门口向正在天台晒红薯干的奶奶招手喊道,“你啷个提前回来了?都不给我讲一声嘞。”奶奶有些惊诧。说着只听“哒哒哒”的急促声,奶奶便到眼前。“当然是给您一个惊喜啦。”一旁的妈妈咧嘴笑道。奶奶瞪了爸爸一眼,便喜笑颜开地急急忙忙去侍弄饭菜。

一家人边吃边聊往事,奶奶不动声色地把好吃的菜往阿明挪了挪,便笑眯眯地看着阿明一家吃。“阿明都咯高了。”“是啊,阿明在学校成绩可不错了。”“那得考一个好大学。”“一定一定。”“工作嘞,城里生活还阔以啵?”“还行还行……”几言几语便把相隔一年有些生疏的心紧在了一起,清冷的老屋也多了几分暖意。

到了贴春联之际,阿明要用他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新年的祝愿。铺就红纸,轻蘸墨砚。他专注而虔诚,每一笔都饱含了对新年的祝愿和期许。呼,阿明长舒一口,收笔,成。字体虽说不上遒劲有力,端庄大气,却笨拙间有一份真诚的真意。

梦想扬帆迎晓日,前程似锦待春晖,盛景未来。这是他写的,我思忖着,这难道就是年?

我被贴在门框上,看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以及阿明一家洋洋的喜气。我才悟,异地的红纸,将清冷的老宅斟满烟火气,让一家人的心拉得更紧密,给彼此带来祝愿和希望,奔向未来。

编辑点评 以“春联”的第一人称贯穿全文,使故事有了独特的观察角度,也让“年味”多了几分文化意味与象征意味。情节安排自然,开篇的归家场景热闹又温情,方言对白增加了地域色彩,让亲情的温度直抵人心。结尾以春联的视角总结“年”的意义,将团圆、烟火气与祝愿融为一体,富有诗意与思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