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最好最优创新创业生态 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2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万家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08-15 07: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最近,深圳众多创新型企业频频“刷屏”。

初创企业沛远智能推出全国首个基于RDK X3的高尔夫球童机器人。这款集精准导航、智能交互于一体的创新产品,从研发到问世仅用14个月;

独角兽企业荣耀发布的折叠旗舰手机荣耀Magic V5以8.8毫米厚度、217克重量刷新全球最轻薄折叠屏纪录,持续领跑AI手机赛道;

专精特新企业量旋科技不仅研发出全球首台桌面型核磁量子计算机,实现中国超导量子芯片的首次出海,近期还获数亿元B轮融资,继续加速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发展……

创新发展的背后,是深圳“丰茂”创新创业生态的“滋养”,中小企业活跃度连续多年领跑全国,高成长性企业正以集群之势迸发活力。数据显示,深圳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万家。2024年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数量位居全国榜首。

投入大 硬核实力强

深圳企业的创新活力在独角兽与“小巨人”群体中尤为凸显。这些企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各自领域不断突破,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优必选作为曾经长期登榜的独角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2023年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教育、服务、工厂等多个领域,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2024年,优必选全年研发投入为4.78亿元,占同期总营收(13.05亿元)的36.6%;独角兽企业荣耀在全球拥有七大研发基地及100多个创新实验室,拥有研发团队占比超70%,全球拥有28600余项专利,月申请量超过300件。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域,镭神技术自研纳米级超精密耦合设备,效率与精度居行业首位;微光医疗打破国外垄断,自研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内窥OCT系统,成为首个向海外出口国产OCT设备的企业。

作为潜在独角兽企业,深圳深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积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成功突破了传统疗法瓶颈。

强劲的创新力,是深圳众多创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深圳“小巨人”企业平均申请专利152件、PCT专利6.5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深圳新增的298家国家级“小巨人”中,近30%的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

2024年,深圳独角兽企业42家,总估值1599亿美元,其拥有141件授权发明专利、151件发明申请。这些企业在集成电路、机器人等“硬科技”赛道加速奔跑,展现强大的内生动力。

链条全 集群效益凸显

“20+8”产业集群体系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深圳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沃土”。

智能终端、半导体等领域,产业集聚效应凸显。2024年,深圳通过“链主企业+配套企业”模式,促成专精特新企业与行业龙头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超500项,带动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提升。

机器人产业领域,“机器人谷”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这里不仅有越疆科技等领军企业,周边还有众多上下游企业,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力量支持,形成了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到应用服务的完整生态链条。

产业集群,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在集群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等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效应明显,有利于新技术、新管理经验的传播与应用,激发企业的创新灵感,再进一步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2024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家,总量达6家,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一;新增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家,总量达16家,居全省第一。

营商环境优 政策精准

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成群,这源于深圳构建的全链条培育机制。

从完善的梯度培育政策铺设成长阶梯,到创新的“工业上楼”政策提供发展空间;从“深i企”平台的高效解决企业诉求,到“20+8”产业集群促成的校企、产业技术合作。一直以来,深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进,不断强化政策供给、梯度培育、财政融资、税收优惠、服务创新,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培育体系建设为例,深圳构建起从初创企业的“育苗”,到中小企业的“壮苗”,再到世界一流企业的“成林”的完善梯度培育机制,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初创企业,通过创业资助、场地支持等方式降低创业门槛;对成长中的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市场拓展帮助等。

金融活水,持续流淌。深圳专门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比例曾经最高达到80%,对首次获贷企业给予2%贴息,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等;上线“中小企业融资虚拟园区”,集聚43家金融机构,58款特色信贷产品,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提供智能财税、智能法律等特色服务。

在创新发展激励上,深圳连续数年举办的“创客中国”(深圳)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深圳中小企业的竞技场和赋能平台,一批批代表深圳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大赛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

深圳的政务服务也愈发便捷高效。对创业者来说,办理商事主体登记只需1个平台、1次申报,1日就能办结,全程“零见面”“零费用”“零跑动”,这样的效率也将创业的劲头快速激发起来。

云鲸智能创始人、CEO张峻彬说,只要企业有能力,就能拿到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深圳给了初创企业实实在在的机会。

数说

深圳现有10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深圳“小巨人”企业平均申请专利152件、PCT专利6.5件,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深圳新增的298家国家级“小巨人”中,近30%的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

2024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家,总量达6家,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一;新增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家,总量达16家,居全省第一。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终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