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人民法院共建全市首个劳动争议调解员实训基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实习生 周诗睿 通讯员 唐钰瑜/文
08-14 15:3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推动跨部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改革走深走实,持续深化“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改革,近日,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人民法院共同召开“工会+法院”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年度总结会,区总工会、区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相关业务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双方协议共建全市首个劳动争议调解员实训基地,并为实训基地揭牌。

会议首先由工会和法院分别总结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成效与经验。2022年以来,双方持续深化“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改革,有效防范化解了劳动领域风险隐患。区总工会与南山法院、区人资局联合成立的联合调解工作室,与区社保局联合成立的工伤职工法律服务工作室,以及与区人资局、区工商联联合成立的三方联合调解中心,近年来持续为重点、困难群体提供咨询援助、争议调处、工伤慰问、困难帮扶等服务,帮助职工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自2022年以来,依托各级联调阵地,共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559宗,成功化解719宗,接受咨询12606人次,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135万元。此外,双方还交流了调解员队伍建设、劳动争议排查预警、法律宣传服务、集体协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双方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总工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区总工会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法院携手构建了“诉调对接、多元共治”的劳动争议化解新格局,实现了工会组织与司法机关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双方通过完善调解网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成功化解了一大批劳动争议案件,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为南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南山区的产业结构复杂多元,传统的劳动争议化解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能力建设、推动理念革新,树立“预防为主、调解为辅”的观念,实现劳动争议化解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今年,区总工会与南山法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劳动争议调解员实训基地,不仅有助于推进劳动争议调解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建设,同时将实现工会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随后,双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在南山法院蛇口法庭设立全市首个劳动争议调解员实训基地,由法院提供场地与业务指导,工会选派全区各级工会调解员分批前往基地实训,通过参与案件全流程调解、法官案例教学、庭审技巧实训等方式,提升调解员实战能力,推动形成“实践-培训-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协议签署后,双方共同为实训基地揭牌,标志着南山区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建设迈入“实战化培育”新阶段,也为探索“枫桥经验”的南山实践注入了新动能。

接下来,双方将以此次合作共建为契机,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长效协同机制,推动纠纷解决从“事后被动处置”向“源头主动预防”根本性转变。同时,通过整合工会与司法调解资源,更精准对接职工需求,织密扎牢职工权益保障网,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从法律咨询到权益救济的全方位、多层次维权服务,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帅文清 实习生 周诗睿 通讯员 唐钰瑜/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