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区“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唱响多彩生活

08-13 07:35
摘要

歌声收获了友谊 艺术温暖了人生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雷小林 通讯员 尹峰 梁水华

近日,光明街道光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新时代大讲堂内歌声嘹亮、掌声不断,由光明社区党委主办的“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培育活动火热开展。40名中老年音乐爱好者热情参与,气氛热烈,成为光明社区着力打造中老年文艺品牌的一个生动缩影。

用音乐丰富老年生活

2024年10月,“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的前身“声动人心,唱响暖冬”中老年人声乐学习小组在光明社区党委的支持下正式开课。这个由社区中老年音乐爱好者组成的文艺团体,旨在为辖区居民搭建一个展示才艺、交流情感的平台,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合唱团参与成员60余人,年龄在55岁至75岁之间。他们中有退休教师、企业职工,也有家庭主妇。虽然职业背景不同,但对音乐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67岁的王阿姨说:“以前退休后整天在家带孙子,现在有了合唱团,生活有了新的乐趣。”

2024年12月,“声动人心,唱响暖冬”中老年人声乐学习小组正式更名为“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合唱团负责人解释道:“暮色中的光芒往往最温暖、最动人。我们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用歌声照亮晚年生活,让银发岁月绽放光彩。”

这个名字得到了团员们的一致认同。70岁的胡伯伯说:“暮光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可以用歌声传递快乐。”

光明社区负责人介绍,“暮光之声”是社区打造近邻课堂的一部分,在搭建各种活动平台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吸纳小区内拥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建强社区小区能人库,让“能人+品牌”提质增效,擦亮全龄友好名片。

打造社区文艺标杆

近一段时间以来,“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在社区党群活动中心进行为期10节次的集训。训练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发声练习、音准训练,还有专业的合唱技巧指导。

“我们特别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授课的古老师介绍,“从最基础的呼吸训练开始,到简单的声部合唱,现在团员们已经能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曲目了。”

8月7日的活动开始,专业音乐教师古老师以趣味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带领学员练习发声,通过气息控制、音阶训练等循序渐进的教学,让现场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学员们全情投入,歌声中既有岁月沉淀的韵味,又洋溢着蓬勃朝气。“退休后还能和邻居们一起唱歌,感觉年轻了十岁!”居民魏阿姨兴奋地说。

活动尾声,全体合唱《再唱山歌给党听》将气氛推向高潮。从需要动员参与的“要我唱”,到争先恐后报名的“我要唱”,“暮光之声”成为了光明社区的一个文艺品牌。

“村晚”舞台绽放银龄风采

2025年光明社区新春联欢晚会上,“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以一首别开生面的“红歌串联大合唱”惊艳全场。

当舞台灯光亮起,20多位银发歌者身着统一演出服,佩戴红色围巾,精神抖擞地演绎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在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三首经典红歌的创意串烧。团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将不同时代的红色记忆完美衔接,时而激昂高亢,时而深情款款,引得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鼓掌应和。演出结束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我们想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也展现我们老年人的精气神。”团员李阿姨说。

这次演出也成为当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更让“暮光之声”成为了社区文艺活动的重要团队。

此后,合唱团持续开课,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了“唱响社区、声动邻里”的建团初衷。

让歌声传得更远

对于未来发展,“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有着清晰的规划。合唱团负责人透露,下半年将重点排练新曲目,准备在国庆文艺汇演、中秋晚会、重阳节敬老等活动中亮相。更长远的目标是走出社区,参加区级、市级的文艺比赛。“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艺术的追求不会停止。”团员吕阿姨说。

在光明社区,“暮光之声”银龄合唱团不仅是一个文艺团体,更成为了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在这里,歌声收获了友谊,艺术温暖了人生。这群银发歌者用行动证明:年龄不是界限,只要心中有热爱,每个人都能唱响生命的精彩乐章。这或许正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真谛——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艺术中收获快乐与尊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