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28日,盐田区第二十届“我爱中华”深港学生夏令营暨第三届“思源筑梦 携手未来”深港澳台侨学生夏令营在广西圆满举行。来自深圳盐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比利时海外侨团师生组成的100余名营员们携手同行,于山水间感悟民族多元,于交流中凝聚青春共识,厚植文化自信,深铸爱国情怀。
夏令营的画卷,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徐徐展开。步入冠岩溶洞,钟乳石在光影中幻化成奇幻的水晶森林,营员们穿梭其间,惊叹于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领略“洞奇、石美”的极致魅力。
“西街的灯火混着啤酒鱼的香气,抬头却能看见月亮挂在喀斯特山峰的尖顶上,古今的调子奇异地融在一起。”漫步阳朔西街的石板路,营员们在街巷烟火中考察民生,感受多民族文化在此共生共荣。
极具民族风情的篝火晚会上,跳跃的火焰映照着青春脸庞,大家手拉手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瞬间拉近了心的距离。香港营员张雯妤开心地说,“刚开始打招呼还脸红,一场篝火晚会下来,陌生的隔阂在歌声和舞蹈里消融。原来‘思源筑梦’的第一步,就是心与心的靠近。”
灵渠博物院中,讲解员将两千年前的凿渠故事娓娓道来,营员们在文物与文字间拼凑出运河初成的壮阔图景。站在古渠岸边,“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水利奇迹令大家叹服,陡门与铧嘴尽显古人“因势利导”的非凡智慧。
在象鼻山前,“象山水月”的奇特景象令营员们叹为观止,大家纷纷举起相机,将这幅桂林城徽的经典画卷定格下来。“桂林的夏天,是象鼻子吹来的风。”澳门营员陈欣彤感慨道。
登临大石围天坑群西峰,营员们立于“云海天舟”玻璃观景台,俯瞰深邃天坑与连绵峰丛,大自然的磅礴伟力令人屏息。课本上的“地理奇观”在此刻变得如此真实而磅礴。
在浩坤村村史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述说着这个瑶乡村寨脱贫攻坚的蝶变历程,当地群众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营员。
在百色脱贫攻坚展示馆,营员们系统回顾了这片革命老区如何攻坚克难、实现脱贫摘帽的壮阔史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令人振奋。“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感人事迹,更是一堂关于初心与使命的生动党课。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琳琅满目,生动展示了八桂大地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趣味十足的民族村寻宝拓展活动,更让营员们在互动探索中深入了解了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
联欢晚会将青春的热情推向高潮。来自深港澳台侨的青少年们轮番登场,合唱激昂、小品诙谐、舞姿曼妙,精彩纷呈的节目不仅展现了各自文化的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传递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欢乐,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汇聚成青春友谊的华章。
行程的尾声,营员们漫步于南宁“三街两巷”历史街区,在青砖黛瓦、骑楼老巷间,共同品味邕州古城的悠悠韵味,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这场文化溯源之旅画上圆满的句号。归程在即,营员们心中满载着收获与不舍,千言万语化作真挚感言。
比利时营员吴正邦不舍地说道:“大家称它为夏令营,于我,它却是生命的新篇章!遇见了如此多有趣的新朋友,大家在一起的温暖氛围,让这段时光无法忘怀。这是一次心灵的奇妙旅程。”
(盐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