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国锋
日前,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毕业答辩”,来自第五期基层骨干培养计划——优秀公务员职员培养工作室、优秀社区党委书记培养工作室(下称“培养工作室”)的12个课题组轮番登场:既有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的利益困局拆解,也有新就业群体融入治理的路径创新;既聚焦企业安全监管的“九龙治水”痛点,也直指写字楼空置率的市场博弈。
据介绍,这些学员在过去一年的培训中,通过理论教学、外出交流、情景研讨、实践攻坚等多元形式,历经“养正气、凝精气、长才气、练元气、修志气”五大板块,创新搭建“闻一知十”技能提升、“一往无前”交流成长、“一心为民”知行合一、“一站到底”风采展示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全方位锻炼本领,实现能力进阶。
在成果汇报环节,培养工作室的12个课题组依次登场,围绕“基层党政机关落实‘过紧日子’”“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建设”等关乎民生发展的主题,用详实数据和鲜活案例将调研成果与实践成效一一呈现。导师对学员汇报进行专业点评,点赞各组课题选题精准、调研深入、对策务实,精准体现了“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治理理念,生动彰显了粤海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扎实成效。
在总结汇报会上,现场还举行了2024年度结业证书颁发仪式,以及第五期培养工作“优秀学员”证书颁发仪式。当天,第六期培养工作室开班仪式也同步举行。
据介绍,新一期培训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锚定“懂政策、精业务、善服务、敢担当”培养目标,分设“雏鹰班”“菁英班”双轨班级。通过专家讲堂,学员们将汲取前沿知识与专业智慧;借助参访交流,学员们可拓宽视野、汲取他山之石;投身调研规划,学员们深入一线洞察民生需求;参与辩论路演,学员们将在思维碰撞中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
开班仪式上,粤海街道相关负责人充分肯定2024年培训工作成效,并对全体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沉下心”,以空杯心态勤学善思,把个人成长融入街道发展大局;二要“俯下身”,主动深入社区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三要“扛起责”,聚焦粤海治理密度高、新老问题交织等实际,以创新思维破题开路,努力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
据悉,自2019年粤海街道启动“书记工作室”以来,已连续举办五期培训,累计培养基层治理骨干200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50余篇,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00余件,逐步构建起“党建引领、双向赋能、协同共进”的基层人才培养新格局。未来,粤海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各位学员也将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在粤海这片改革热土上锤炼过硬本领、展现担当作为,为街道“双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书写更加绚丽的基层治理篇章。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