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杨文/文 记者 蔡维泽/图
▲嘉宾在活动现场作分享。
8月2日,由观澜街道党工委主办,观澜街道社会事务办、观澜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宣传)协办,广培社区党委承办的“阅书赏美,追觅艺术光芒”文化艺术星萃讲堂举办。
活动邀请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员,深圳大学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中国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专家,深圳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邹明以及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尹昌龙担任嘉宾,以漫谈形式展开分享,带领现场观众探索阅读、艺术与生活的深层次联结。
当天,恰逢下雨。尹昌龙以雨为切入点,提出“同一事物为何会引发不同感受”的思考。“有人觉得雨声扰了讲座,有人觉得雨是来‘凑热闹’的伙伴,还有人视雨声为天然伴奏——这正是艺术的魔力:它让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灵动而多元。”尹昌龙认为,对不同生活场景的人而言,艺术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在理性之外,艺术为人们赋予了温度与情感。
邹明则从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出发,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他认为每个人的童年都与图画相伴,艺术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邹明强调,审美修养源于生活与阅读:“装修房屋时对绿植、挂画的选择,旅行时对山水的感知,都是审美。读书开阔视野,生活滋养感受,二者共同塑造我们对美的理解。”
互动环节中,观众围绕“如何从阅读中捕捉美”“艺术作品的美为何难懂”等问题提问。尹昌龙表示,要在阅读中发现美,关键是“跳出生活逻辑”:屠夫看鸭子想的是食材,而诗人看到“白毛浮绿水”的生机。发现阅读中的“美”需要“打破”日常,发现事物作为“生命”的本真。邹明则以“读画”为例,表示艺术需要用心感受。如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只画蝌蚪不画蛙,却让人听见蛙鸣,这充分证明了艺术留白的魅力。活动最后,邹明还现场指导小朋友绘画,让艺术的种子在互动中生根。
近年来,广培社区党委挖掘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定期邀请优秀学者进俄地吓古村落,开展多元阅读主题活动,让书香浸润历史文脉,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全民阅读,让文学梦想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持续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