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熊丹丹 文/图
细心的市民或许发现,近日,美盈森大厦、科技金融大厦、新地中央、万达广场、大仟里购物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纷纷亮起喜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的灯光,流光溢彩,为赛事营造出浓厚氛围,也预示着十五运会近了。
十五运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开幕,作为十五运会的重要赛区之一,光明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从场馆建设到志愿服务,从医疗保障到食品安全,光明区以“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为核心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地落实每一项,同时借此契机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打造“运动之城、活力之城”的新IP。
高标准场馆全面建成
根据安排,光明区将承办足球(男子18岁以下组、男子20岁以下组)、马术(三项赛、盛装舞步、场地障碍)、自行车(自由式小轮车、竞速小轮车)等3大项7分项12小项赛事,总计产生12枚金牌。目前,光明赛区所有场馆已全面建成。
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占地约19.7万平方米,其人造草球场达到国际足联FIFA Quality Pro认证标准,天然草球场达到国际足联认可实验室Labosport分级评定的专业竞赛球场认定标准。该基地曾于今年2月成功举办亚足联U20亚洲杯,具备丰富的国际赛事承办经验。基地融合中心场、足球公园、运动员综合保障中心,构建了集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青训生态,将为十五运会足球赛事提供一流的场地保障。
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北接光明农场大观园,南邻大顶岭森林公园和滑草场乐园,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马术主赛场、室内训练场、室外训练场、马厩、马僮用房等配套服务设施。马术越野赛道项目则位于新湖街道科学公园南翼范围内,赛道依公园自然肌理蜿蜒而建,全长约4.6千米,既保留了自然风貌,又保证了比赛安全,形成独特的公园赛道景观。
竞速小轮车场地位于凤凰街道,占地约1.7万平方米,赛道严格遵循国际自行车联盟(UCI)规范,从10米宽起点渐次收窄,双跳、弯墙等障碍挑战选手爆发力与操控的极限,将为观众呈现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视觉盛宴。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场地占地面积9860平方米,对标2023格拉斯哥UCI世界自行车锦标赛水准修建,已通过UCI官方认证及中国自行车协会专项技术验收。
积极学习先进经验
为高质量推进十五运会筹办工作,光明区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工作思路,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先进办赛经验,不断提升赛事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经验学习方面,光明区第一时间组织传达深圳赛区首赛总结会议精神,并专题学习龙岗赛区残特奥会自行车赛的成功经验,为完善自身赛事筹备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专业培训方面,光明区邀请了知名的体育赛事运作管理专家刘清早教授前来作专题讲座,并分别为三个项目单项竞委会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服务。
在实地调研方面,光明区开展系列考察学习活动:前往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专题调研足球场馆建设工作,深入了解场馆建设标准和管理经验;赴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现场观摩十五运会U16女足比赛,重点学习赛事组织、场地设施运行、文明观赛、志愿服务、安保与应急等工作的先进做法。
以赛兴城,推动城区蝶变
清晨的阳光洒在金蓢路上,平整崭新的路面泛着微光,曾经坑洼不平的行车道已焕然一新,道路两侧的安全护栏整齐划一,行人通行更加安心。“这条路修好后,接送孩子上学再也不用绕道了,安全隐患也解决了,真是方便又安全!”家住附近的李阿姨笑着说道。这样的变化,正是光明区以“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推动城区蝶变的缩影。
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承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加快打造高质量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为此,光明区坚持点、线、面结合,重点围绕门户节点、核心区域、场馆周边和主干路段,开展绿化景观、夜景照明、卫生保洁、文明施工、街区容貌、标识体系、无障碍设施等系列提升行动。新湖、凤凰街道正加速推进全域国际化街区建设,城中村、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与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
从道路修复到街区焕新,从细节优化到整体升级,光明区的城市面貌正实现从局部提升到全域蝶变的华丽转身。
全方位保障,确保赛事万无一失
赛事保障体现出城市的治理效能,志愿服务更彰显一座城市的温度。为确保十五运会顺利举办,光明区在志愿服务、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并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志愿服务方面,光明区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政审、资格审查等环节的严格筛选,从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选拔了960 名优秀志愿者。目前,志愿者已完成通用培训,并利用暑期开展赛事知识自学。8月下旬,光明区将组织志愿者开展专业培训和联调工作,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投入赛事服务。同时,光明区开展了“志愿V光 全城好运”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并围绕赛事场馆划定圈层点位,制作城市志愿服务工作方案,拟招募1.2万名城市志愿者,全力保障赛事期间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全面营造热情洋溢、文明有礼的赛事氛围和城市环境。
医疗卫生方面,光明区完善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光明赛区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成立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了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同时,结合各场馆的规模、赛事类型和预计人流量,制定了《十五运会光明赛区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配置方案》和《十五运会光明赛区医疗急救工作规范》,明确医疗急救的组织机构与职责。此外,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和光明国际马术中心已完成AED安装,应急医疗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
食品安全方面,光明区形成了《十五运食品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并召开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调度会议,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落地;针对不同驻点场所的食品供应模式、风险等级及监管重点,制定了《驻点工作人员工作方案》,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晰指引;印发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深圳光明赛区食品安全保障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确保赛事期间食品安全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当夜幕降临,光明区的楼宇灯光与运动场馆交相辉映,照亮的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的到来,更是一座城区奋进的脚步。十五运会的筹备过程,恰如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场馆建设的一砖一瓦,到城市更新的精雕细琢;从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到保障方案的反复推演。这些看得见的改变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汗水,是万千市民的期待,更承载着光明区“以赛兴城”的发展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