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气象局梅林做客光明大讲堂 引领听众追溯彗星足迹

07-30 08:04
摘要

光明新闻记者 熊丹丹 通讯员 黄敏 黄杨慧

7月27日,光明大讲堂第319期活动在光明区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深圳市气象局天文台天文部部长梅林带来“太阳系的特殊成员——彗星”主题讲座,通过一幅幅浪漫唯美的彗星图像,追溯彗星的“漫游”足迹,引领听众步入瑰丽而神秘的宇宙。


“要观测彗星,只有等它闯入太阳系时才能进行,但我们有一个认识彗星的很好媒介,那就是流星雨。”梅林讲道,彗星是流星雨的“父母”,如猎户座流星雨的母体彗星就是哈雷彗星。他进一步解释,周期彗星在运动过程中,会在轨道上留下一些尘埃,当地球运行的轨道与这些尘埃交会时,尘埃便会与地球大气产生摩擦,这时人们就能看到流星雨。不过,并非所有流星雨都来自彗星,有些来自小行星,比如12月份的双子座流星雨,其母体就是小行星。此外,他还介绍,彗星命名包含周期确定时间、性质及编号等信息。


讲座中,梅林聚焦2023年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不仅详解了其由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经国际确认并获得命名的过程,还通过展示其在不同地点与时间的轨迹和形态,呈现了这颗彗星的动态变化。同时,他还讲述了深圳市天文台团队为追踪彗星,远赴全国乃至全世界开展“追星”观测的事迹,让听众感受到天文观测背后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不懈的探索坚持。


在互动环节,听众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提出了“现在大规模天体之间相互碰撞的可能性有多大”“普通天文爱好者如何看到彗星的参数”等问题,梅林结合自身在天文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