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 | 为爱闯深圳

07-28 08:46
摘要

吴朝泽/文

1994年10月20日,当我心事重重地踏上深圳龙华至广西藤县的班车,心如无根的树叶,丢了魂似的随风飘荡。

此行是送妻子去观澜打工。当时我在老家县机关单位担任秘书工作,妻子在国营单位工作,小日子过得安稳惬意。可谁能料到,妻子竟提出要抛开这份安逸,去深圳闯荡。我和家人轮番劝说,却始终无法动摇她的决心。无奈之下,我只好请了假,陪她踏上开往深圳龙华的旅程。

我们在国庆节前抵达观澜。借着国庆假期和年假,我在深圳陪伴了妻子大半个月。看着她每日起早贪黑,在住处与工厂之间来回奔波,不到十天,原本娇俏的脸庞便瘦了一圈。记得刚结婚时,她连做饭都不会,是被我捧在手心的娇娇女。婚后我出差,总要提前把她的生活安排妥当才放心。如今,她却要承受这般辛苦,我满心都是心疼与不舍。

自那以后,我们便开始了牛郎织女般的分居生活。在痛苦中煎熬了半年,1995年2月,我终于下定决心,办理了停薪留职,踏上了闯荡深圳的道路。

妻子早已帮我在厂里寻得一份仓管工作。工作内容不算复杂,每日只需发放物料,每天工作10小时。但晚班却格外难熬,下午三点上班,要一直忙到凌晨三点才能下班,若是碰上加班,更是要通宵达旦。每月350元的工资,竟比我在老家时还少50元。回想起自己寒窗苦读考上大学,又进入政府工作,在乡亲们眼中,已然是“鲤鱼跃龙门”。可如今,却放弃了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成了一名普通的打工仔,心中满是苦闷与不甘。妻子温柔地安慰我:“咱们在这儿打三年工,攒够买房的钱,再存上3万块,就回老家。”听了这话,我心里才稍稍有了盼头,只盼着这三年时光能快点过去。

随着工作逐渐上手,我发现仓库里物品堆放杂乱无章,标识模糊不清。于是,我利用空闲时间,一头扎进整理工作中。我将物品按类别仔细划分,又用工整的正楷字重新抄写标签。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原本杂乱的小货仓焕然一新。不久,总经理到车间和仓库巡查。一走进仓库,他便露出惊讶的神色,问我:“这些字都是你写的?”我点点头。总经理绕着仓库走了一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天后,总经理让我把厂规厂纪写在饭堂的黑板上。这对曾做过中学语文老师的我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我精心设计排版,配上生动的插图,完成的黑板报图文并茂、新颖有趣。工人们纷纷被吸引,工余饭后,饭堂黑板前总是挤满了人。从那以后,工厂里的通知、公告等,总经理都交由我起草、抄写。每次我都认真对待,还不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半年后,我被提拔为工厂的人事主管。

在外资厂担任人事主管,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不仅要负责招聘,还要参与工人管理。在与工人们的朝夕相处中,我发现他们下班后生活单调乏味。不少人无所事事,甚至聚众喝酒赌博,偶尔还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为改善这种状况,我向总经理提议,创办厂报、设立康乐室和阅览室,修建篮球场。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篮球、乒乓球、象棋、书法、摄影、征文等比赛。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工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大大提升了企业文化。厂报成了工人与工厂沟通的重要桥梁,各类文体活动凝聚了人心,工厂的风气焕然一新,连年被评为市、区、镇的文明企业。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动力。工作之余,我重拾写作爱好,一篇篇文章陆续在深圳的报刊、电台发表。

两年后,老家单位来信催促我回去上班。可此时的我,早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毅然递交了辞职信。1999年,我荣获“宝安区十佳外来工”称号,按照政策,我们一家顺利落户深圳。同年,我被提拔为该厂厂长。几年后,又进入龙华一家国企工作。

转眼间,我们一家已在深圳工作生活了30年。我们买了房子和车子,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回首往昔,我感谢妻子当年的执着与坚持,也感谢那个为爱奔赴深圳、勇敢追梦的自己。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