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7月27日

深圳特区报
07-27 08: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美丽深圳·每日一图:云海森林服务站。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十四五”以来,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3.3万家

蛇口邮轮母港启用全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稿之开放篇

开放深圳打造全球投资热土

“十四五”以来,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3.3万家

今年以来,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来深投资,包括西门子医疗、达索、德高广告、松下影像等知名企业纷纷在深新设投资项目。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始终是全球投资的热土,已有超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扎根。记者从深圳市投资促进局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3.3万家、约占全国14.6%,近3年增量均为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约400.7亿美元,是“十三五”同期的1.2倍。详情>>>


全国首个

全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在深落地

位于蛇口邮轮母港,通关距离缩短一半通关时间减少八成

7月26日,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口岸正式启用全国首个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国际中转区启用后,将显著提升外籍旅客中转的效率,特别是无签证人士的中转效率,预计通关距离将缩短一半,通关时间减少80%。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耿超逸 摄

深圳探索

让科研人员安心 让金融资本定心

以规则创新涵养深圳科创蓬勃生态

近日,深圳发布科技创新“容错”新规,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有了系统化可操作的制度保障,科研人员能够轻装跃进。事实上,科技创新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往往面临着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重重考验,失败与挫折如影随形,是不可避免的“成长的烦恼”。

从科技创新“容错”新规试行,到“沙盒监管”激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潜能;从“园区贷”“跨越贷”“腾飞贷”为初创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困局,再到“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科技板”陪伴科创企业长跑……深圳持续在鼓励创新与宽容失败之间探索平衡之法,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优惠叠加,而是通过制度性、系统性的规则创新,让科研人员安心、金融资本定心,让创新的种子在这片热土枝繁叶茂。详情>>>

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陶一桃:

容错机制将成为助力创新的公共品

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印发。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陶一桃认为,该《指引》的出台,标志着深圳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可落地、可预期、可操作的制度安排,把“敢为天下先”写进了社会规则中,具有重要意义。详情>>>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倾力打造更具本土特色、全民参与、包容并蓄的动漫嘉年华

深圳动漫节 逛展乐趣多

跨越次元的热爱在盛夏鹏城汇聚如潮,为期三天的第十四届深圳动漫节7月25日在福田会展中心1号馆开启,倾力打造更具本土特色、全民参与、包容并蓄的动漫嘉年华。详情>>>

深圳晚报:

刘红燕 把企业“搬”进职业高校课堂

曾在天虹商场“站柜台”,也曾为改课程把账本、单据都搬进课堂。她的故事里,有三十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汗水,也有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荣光。从带着学生到跨国企业做市场调研,到琢磨数字化课程如何改,刘红燕以教育者的执念,无怨无悔地为深圳高等职业教育“打地基”。详情>>>

编辑 秦天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桂桐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