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零距离“驾驭”手术机器人,点燃未来医学火种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林沁 港深医信
07-25 21: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电影中的“机械臂”如何在现实中精准完成复杂的外科手术?医疗科技的未来离我们有多远?盛夏七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开展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市民开放日(以下简称“手术机器人开放日”),为参与活动的高中生揭开了手术机器人的“神秘面纱”。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医师协会、深圳市医师协会泌尿生殖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主办,港大深圳医院承办,通过开展科技宣讲、腹腔镜模拟操作、手术机器人模拟操作、机器人手术实景参观等环节,让青少年零距离接触医学前沿科技,点燃了心中的医学“科技梦”。

高中生们正聚精会神地体验手术机器人培训模拟器

动手实践:从模拟器中窥见外科未来

活动伊始,学生们便沉浸于实践操作。在腹腔镜模拟操作体验区中,同学们屏息凝神,尝试用器械夹起操作箱中的橡皮圈。“原来医生做手术时要同时盯着屏幕和操作器械,要超级专注!”一位刚完成挑战的同学发出由衷感慨。

现场,黄闻彦高级医生向高中生们演示了外科医生的另一项基本功——外科基本缝合,通过详细介绍器械、耗材和操作要点,让同学们体会到即使在高科技设备之外,扎实的临床技能仍是医生的立身之本。

真正的“黑科技”体验在手术机器人Simnow训练模拟器体验区达到高潮。学生们有序排队,在泌尿外科廖苏才高级医生的指导下,尝试通过操控杆完成初级培训模块。“手真稳,有天赋!”廖医生对学生们的表现赞不绝口。亲手操控代表未来外科方向的机器人系统,给学生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比游戏有趣多了,讲究眼、手、脚的协调,但成就感爆棚!”

深度探索:揭秘手术室的科技力量

活动的另一大亮点是让高中生有机会走进真实的手术室。

在手术室卢立锦护士长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严格的无菌规范和流程。

手术室资深护师孙瑞强为学生们讲解了手术机器人:“机器人可以实现10-15倍高清放大,精准到毫米级操作!在狭小的腔道内,其灵活性甚至能超越人类手腕!”

“第一次穿医生洗手服、戴手术帽,走进真正的手术室,太震撼了!”在手术室参观环节,学生们透过观察窗近距离观摩手术机器人的运作。银白色的机械臂在无影灯下起伏,精密的结构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现代医学的科技力量。

护士教学生佩戴手术口罩

课外实践:播下医学梦想的种子

“机器人会取代医生吗?”“学医需要掌握编程吗?”面对学生们的提问,活动总负责人泌尿外科主任卢振权顾问医生解释:“机器只是工具,医生的判断力和同理心才是核心。”

据悉,本次手术机器人开放日活动仅面向全市高中生群体免费招募,单日报名即超200余人,面对同学和家长朋友们的热情,卢振权主任表示:“正值暑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高中生群体更早接触医学,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更多可能性。”后续,该活动有望成为常态化项目,欢迎市民朋友持续关注医院官方发布信息。

活动当日,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钟山、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及肿瘤医学中心教授孔凤鸣来到现场,并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港大深圳医院手术机器人开放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普及现代医疗科技知识,增进公众对现代医疗技术的了解和信任,实现医疗教育、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方面的价值统一,打造了医疗科技体验新范式。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林沁 港深医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