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商体多维度融合,公明老城区释放消费新活力

潘文婷
07-22 21:4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通讯员 汪火勇

一个寻常的周末,光明区公明街道红花山公园游人如织,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尽情嬉戏,大人们散步聊天,享受着假期的快乐时光。居民麦达旺感慨地说道:“以前周末总感觉没地方去,现在不出公明也能玩好吃好了。”他一家度过了充实的一天:上午在红花山体育中心田径场晨跑、羽毛球馆挥拍,下午在恒温游泳馆内享受着游泳带来的乐趣,傍晚在红花山公园环山路上悠闲漫步。

这样度周末的远不止麦达旺一家,出现这样的生动场景,得益于公明街道高位统筹的积极推进、精准施策的红利滴灌、多维驱动的创新供给,拉动了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为市民提供了可感可知的生活体验。

三维驱动模式,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新路径

为解决消费动力不足、商旅经济低迷的问题,公明街道大力推动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创新“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培育引领新模式新业态消费增长点。

随着省男篮联赛、百县拔河赛等大型赛事在公明辖区举办,如此良好的掘金机会岂容错过,该街道动员50余家商户参与“凭票根享优惠减免”一系列主题促销活动,搭建“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优质消费链条,形成全域联动的经济生态圈标志着票根经济正式诞生。数据显示“赛事经济”已取得初步成效,直接带动周边商圈客流整体提升25%以上,酒店住宿业试水“票根经济”更是迎来了入住高峰,米阁酒店红花山店、康铂酒店等酒店屡屡出现满房情况。

同时,打造顶流“运动地标”。该街道推出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及“赛事一日游”攻略等配套消费场景服务,让这座老城区越来越有“味道”,消费吸引力越来越大,以优质的服务留住了脚步、聚集了人气。赛事期间,红花山体育中心狂揽周末双日客流超8.4万人次,红花山公园周末双日人流20+人次,周边的餐饮店、便利店、咖啡馆等实业店销售额普遍实现翻倍增长。除此之外,与红花山体育中心数里之遥的红木古镇也是提振消费的一大亮点,众多市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感受历史韵味,体验实景巡街、坐花轿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演艺项目,同样也带动了周边餐饮消费的增长。

烟火气息浓厚,慢生活与夜经济“双向奔赴”

华灯初上,人流如梭,夜经济开始沸腾起来,展现出不同于白天的繁华与魅力。面对夜经济这块大蛋糕,各大商家不甘落后,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打折促销活动,争抢消费红利。长记猪肚鸡、重庆老火锅、潮州砂锅粥、强叔猪杂粥……只要与美食相关的门店,食客络绎不绝。“节假日、周末生意最好,整个人连轴转,一天下来营业额少说也有三五万。”一位店员兴奋地告诉记者。

公明街道以政策和规划为引领,全方位升级红花山公园的风貌和人文特色,打造周边多元特色商业集聚区——25小区、夜色烟火步行街等夜间消费场景,充分利用人们对体育消费的旺盛需求,在“燃烧你的卡路里”之后趁势打出夜经济“王炸牌”,为市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夜间消费选择,推动乐享慢生活与点亮夜经济实现“双向奔赴”。

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条夜色烟火步行街虽然不大,种类还是蛮丰富的,而且经常搞活动,人均消费不高,虽说没有星级宾馆那样光鲜艳丽,却很有生活气息,我们喜欢这种有感觉的地方。”

转变运营方式,“云端经济”拉动消费效果明显

“叮咚!您有一份美团订单,请尽快处理。”强叔猪杂粥店的厨师和店员忙得不亦乐乎,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猪杂粥打包递到外卖小哥手上,这也意味着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这家老字号的招牌美食。外卖骑手在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为顾客与店家之间连接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强叔猪杂粥店负责人介绍,刚开始也不能接受线上订单,随着线上点餐渐成主流,不与时俱进不行,必须转变守旧的思想观念,现在线上订单已经超过了店里用餐模式的营业额。当线上消费需求日益激增,也推动着众商家转变思想观念,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从线下的实体经济到线下的云端消费,折射出了消费方式也在迭代升级,科技正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要想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根,商家必须与消费者形成供需共振的关系。

沿着振明路,从红花山体育中心到25小区,走到夜色烟火步行街再到红花山公园,运动带给了这座城市新的活力与魅力,同时也带来了消费热潮,丰富了消费业态,“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逐渐成为市民日常消费的主旋律,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老城弥漫着的新活力。

(受访方供图)

(作者:潘文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