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区创新生态展示暨留创园品牌矩阵发布会在光明科技金融大厦举行,现场集中展示32家光明区创新企业的核心成果,众多“黑科技”产品格外“吸睛”,充分展现了光明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技术实力。“创新生态”“品牌矩阵”这两个核心词语,道出了光明区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通过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光明区不仅为企业提供技术孵化平台,更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圈,助力科技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全周期成长。
光明科学城创新生态的构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思维。它并非单一要素的堆砌,而是促进“四链”深度融合:集中布局23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引育超过3000名高层次人才、50余支院士团队,聚集2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更有规模超300亿元的引导基金提供金融“活水”。其中,光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一园一基地N个标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已孵化出38家国高企业、11家“专精特新”企业,企业总估值破百亿。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生态布局,为海归人才、初创企业提供了从技术萌芽到产业化的全周期支撑,使创新成果得以穿越“死亡之谷”。
比物理空间更珍贵的是光明区秉持的“陪伴式孵化”理念。光明区构建“一园一站一员一制”服务体系,让人才在光明安心创业、舒心生活。此次活动现场,光明区授予10家园区“人才创新服务站”称号,园区运营骨干化身“人才服务专员”,在人才安居、政策对接、资源协调等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温暖守护。交通银行“光明科创鹏飞贷”、中国银行“中银科创贷”等定制金融产品,则如精准灌溉的活水,滋养着企业创新的根系。这种有温度的“陪伴”,早已超越传统园区“房东-租客”的粗放式关系,让科技创新的幼苗得以抵御风雨,茁壮成长。
创新生态的深层价值,在于有效激发企业主体原始创新与突破“无人区”的勇气。这次在光明科技金融大厦展出的上泰生物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测定试剂盒、大深传感的柔性传感器、清源至芯的类器官3D打印机等“黑科技”产品,无不是企业向科技前沿的有力挺进。光明科学城的独特禀赋,在于将深圳的企业家精神与科学探索的长期主义相融合。当企业家精神被赋予科学内核,企业便敢于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领域深耕,使创新生态成为孕育颠覆性技术的沃土。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本质已演变为创新生态体系的较量。光明留创园品牌矩阵的焕新,正是依托一种从硬件到软件、从资金到服务、从技术到文化的全方位生态赋能模式。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聚合,更是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人才服务无微不至、科学精神蔚然成风,企业便能心无旁骛搞创新、谋发展。
热带雨林之所以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正因其构建了一种内在生态闭环,为生命演化提供多样化场景和源源不断的能量供给。光明科学城亦应如是:依托优渥的创新资源,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创新雨林,让各类科技企业成为生态系统中蓬勃生长的生命体,最终汇成“世界一流科学城”奔涌前行的大江大河。
光明新闻评论员 黄国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