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彭琰
7月18日,深圳市工商联(总商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深圳会堂举行,选举产生了第九届执委会(理事会)。
深圳民营经济发达,与深圳建设市场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近年来,深圳聚焦初创企业发展所需,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强化政策供给、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全场景服务,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促进政府服务效率变革、模式变革,打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化营商环境,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圳着重突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能源、交通、水务等领域事关城市发展“生命线”,深圳支持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为民间资本提供了稳定且具有潜力的投资机会,让民营企业真正能投、愿投、敢投。2025年3月19日至21日,深圳面向民间资本连续举办四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路演推介会,24个项目涵盖能源、交通、水务三大领域,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这些项目投资边界清晰、经济效益预期良好、参与方式灵活,超150家民营企业以及银行机构、投资机构、咨询机构等参与热情高涨,现场超50家机构递交了合作意向。作为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深圳通过创新收益共享机制、健全风险分担体系、优化要素保障政策,已形成预期收益稳定、风险管控有效、参与路径多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民间资本进入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开辟了广阔空间。
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重要举措,深圳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2025年3月正式上线,链接国家民营经济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类平台资源,为深圳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动力活力。
深圳市工商联扎扎实实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每年启动“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活动,采取“走访+座谈+诉求办理”模式,5年来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及商协会3000余家,协调问题诉求1285个。“鹏城政商沙龙”“法企面对面”“营商环境一席谈”“银企对接会”“政企恳谈会”等各种多样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分行业,走进基层工商联、商协会、高校、企业,开展政策宣传和民间互动,使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惠企措施更好地落在实处,助力全方位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优市场环境和产业创新生态。
真金白银提供金融活水
在全面做好各类企业服务的基础上,深圳更加突出做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金融服务,着力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一视同仁”问题。深圳专门提出开展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形成信贷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协同配合的高效支持和激励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支持民营企业茁壮成长,进一步支持深圳民营企业在全国继续引领创新。
深圳市工商联与工、农、中、建、交行在内的23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协议,为深圳民营企业提供4200亿元授信额度。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工商联积极协调各大银行,推动银行机构坚定贯彻不抽贷、不断贷的政策原则,为受关税影响的企业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组织多场银企对接会,搭建沟通桥梁,深入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和经营困境,鼓励银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信贷策略,如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增加授信额度等,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今年2月下旬,某科技型企业资金回笼困难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工商联协调相关银行后,该企业成功获得2300万元贷款,避免了资金链断裂、出口订单流失,得以继续投入研发和生产,稳定了经营局面。某传统产业企业参加了深圳市工商联联合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举办的“金融赋能 布局全球”——开拓民营企业发展新格局主题活动后,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获得300万元贷款,及时采购原材料避免停产风险,顺利向外方客户交付出口订单。
在解决融资需求过程中,众多民营中小企业家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深圳发挥市工商联、各区工商联、街道、商会、行业协会等纽带作用,依托“金融驿站”“金融知识普及月”“跨境金融服务走进各区”等平台,进一步提高金融政策“能见度”,向民营企业家宣讲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及金融产品,提高金融知识“获得感”,通过政策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提升民营企业金融专业素养。同时,深圳市工商联开展“企·航”——深圳民营企业发展服务计划,2023年以来共组织企业家3000多人次走进各区、市直部门、金融机构、市属国企、高校等单位,为企业找空间、找市场、找资金、找人才、解难题。
“无需任何费用,通过刷脸对几分钟就可注册企业,省钱省时间。”深圳市固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代表龚秋明所说的刷脸开办企业,是深圳2024年8月推出的全国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真正实现足不出户,网上一窗通办。目前已服务超23.8万户企业和个体,节省经营主体支出约6000万元。
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2025年3月深圳再次出台《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围绕政务服务、创新服务、人才服务、融资服务、空间服务等5个方面提出28条重点任务,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促进政府服务效率变革、模式变革,全面提升个人工作生活的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提高企业投资贸易的自由化高效化水平。
在企业开办阶段,深圳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加快打造开办企业智能导办系统,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解答、辅助填表、语音交互、政策推送等智能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上述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就是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模式重构,按照网办优先、智能辅助、窗口兜底的原则,运用“边聊边办”“视频导办”等技术,探索构建“一般业务自助办、复杂业务智能辅助办、疑难业务视频引导办、特殊业务主动上门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政务办事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等。数据显示,全国首创实行开办企业音视频“双录”签名新模式,大幅提升开办企业数字化服务水平,2024年深圳新设立企业32.7万户,同比增长6.5%。
为了放大政策红利释放人工智能赋能优势,深圳市工商联联合相关部门组织惠企政策宣讲活动150多次,开展“民企话坛”主题活动47次,携手推出“i企圳策”讲堂,建立长效宣讲机制扩大宣传。下一步,深圳市工商联将进一步擦亮经济服务品牌,“企·航”计划走进海关、大学等单位,“科创·逐梦”行动举办创投专场活动,持续跟进全联直属商会及相关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情况,助力深圳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