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阿伯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深圳医生精准切除两个8厘米转移灶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7-18 19: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肝胆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直肠癌肝转移复发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二次肝肿瘤切除术,在多学科协作下攻克了肿瘤位置深、腹腔粘连严重等挑战,为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肿瘤长到8cm 多学科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64岁的张伯(化名)2年前确诊直肠癌伴肝转移,曾接受直肠癌根治术、肝多发转移瘤切除、肝转移瘤消融及回肠造瘘术,术后还接受了回肠造瘘还纳术。尽管经过14次联合化疗,近期复查仍发现肝内两处转移灶增大至8厘米,并出现肺部和淋巴结转移。

患者家属首先咨询了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肝胆外科周杰主任的门诊。周杰主任评估认为,患者虽为晚期肿瘤,无法根治,但肝内两个8cm的转移灶仍在增长,若不处理,可能侵犯重要血管和邻近器官,甚至发生肿瘤破裂。同时,患者虽患肿瘤多年,但一般情况良好,平时不但生活自理,且能坚持每天晨运。因此手术切除仍有必要,可起到减瘤作用,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肝脏是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于部分患者,手术切除转移灶可以延长生存期,但若肿瘤复发或位置特殊,手术难度会大幅增加。切还是不切?成为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癌症出现肝转移意味着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甚至有人选择放弃治疗。但有一种例外,那就是结直肠癌肝转移。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版)》显示,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如能完全切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接近三年,五年生存率也可达30%-57%。

为确保手术安全,周杰主任多次组织科室讨论,并在医务科的协调下,联合影像科、肿瘤科、放疗科、胸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最终确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多学科联合会诊(MDT)

精细分离粘连组织,精准切除肝转移瘤

术前影像检查显示,肝脏S4段及肝右后叶6/7段各有一个转移灶,其中一个位于肝中叶、下方紧贴肝中静脉,另一个位于肝右后叶,位置深、暴露困难。周杰主任详细阅片后,决定从前至后,先切除S4段的肿瘤,再切除肝右后叶的肿瘤。

手术由周杰主任主刀,采用右肋缘下反“L”形切口,沿原手术疤痕进入腹腔。由于是二次手术,腹腔内粘连严重,肝周韧带已离断,肝周与腹壁、网膜、胃肠道粘连。周杰主任团队运用电刀、超声刀及剪刀锐性+钝性分离相结合的方式,谨慎游离肝脏,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手术现场

随后,手术团队先切除肝中叶肿瘤,再处理肝右后叶肿瘤,确保切缘距离肿瘤边缘至少2cm。术中采用超声刀逐步分离肝组织,对重要管道结构进行精准凝闭或夹闭,最终完整切除肿瘤。

手术全程在麻醉团队及手术室护理团队的严密监护下进行,包括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及脑电监测等,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手术虽无法根治疾病,但合理的减瘤手术联合后续治疗,仍能为患者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