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阿姨通过视频学会制作酸菜。酸菜不仅解暑,更解油腻,还有助于清理肠胃,真是适宜且美味。几天后,我们终于品尝到了阿姨制作的酸菜。那独特的西北口味,酸脆爽口,入口清脆。虽然与我家乡的酸菜有所差异,但那股似曾相识的酸味,却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在我的家乡,酸菜堪称一种风味特产,也是我儿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小时候,母亲总会挑选质地较为粗糙的白菜或青菜来制作酸菜,摘下较好较嫩的菜叶,当下即可食用。从菜地割来菜叶,母亲先进行剔除,把稍好一些留下来备用。接着,她将选好的菜放入沸水中,翻滚一分钟左右,捞出后沥干水分。这一过程需要掌握火候,既不能过火,也不能太生,否则酸菜的口感和质地都不如意。然后,母亲将烫好的菜放入清水中进行洗净,再次沥干后,将其装入坛中。最后,倒入适量的面汤和成品的老酸汤,密封起来。心急吃不了好酸菜,静待三两天,便可品尝到这份美味。
酸菜吃法众多,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搭配其他菜品,或煎或炒或煮。我最难以忘怀的便是那道酸菜豆米。母亲会将四季豆米提前炖得烂熟,再将酸菜切碎待用。她先用猪油炒香干辣椒后,加入酸菜和豆米,翻炒均匀之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再次炒匀即可。这样做出来的味道香辣可口,让人食欲大增,食之难忘。母亲只需喊一嗓子:“酸菜豆米炒好喽!”我们便会立即围桌而坐,好好“酸爽”一顿。
母亲平时农活较忙,不时常精炒酸菜豆米,往往是满满炒上一锅,随取随食,极为方便。当我饥肠辘辘时,母亲总会为我盛上一碗米饭,再舀上一勺酸菜豆米和一勺汤汁,就像现在流行的盖浇饭,以让我垂涎欲滴。
如今,再次品尝酸菜,这舌尖上的美味勾起那份浓浓的乡愁。等我有空闲也要试着制作一坛酸菜,以贮藏那份心底的乡味,以慰藉那份深藏的乡情。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