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力棒|在宝安新桥,看半城山水半城产的新质跃升!新桥街道召开人大代表会议

晶报记者 柯季 通讯员 钟楚雯 昌建/文、图
07-17 12:32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街力棒”将镜头聚焦深圳各街道,探访那些承载着城市梦想与居民期盼的重点工作,深入街巷肌理,解码这座传奇之城生生不息的深层密码!

赓续特区精神,锐意改革开放。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奇迹之城45年的成长细节,藏在烟火人间的每个街区。一个地标,一个场景,一群人,一座城。即日起,本报推出“街力棒”专栏,呈现众多深圳街区的发展细节,在历史中寻找答案,并把这支“街力棒”交给未来。

四十五载风雷激荡,深圳特区以“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精神,在中国南海之滨书写下震撼世界的改革奇迹!

值此荣光闪耀的历史节点,我们深知:城市的活力在街头巷尾奔涌,发展的根基在基层沃土深扎。作为特区发展最生动的注脚,街道是感知脉动、传递力量的关键一环。

此刻,我们郑重接过“街力棒”!将镜头聚焦深圳各街道,探访那些承载着城市梦想与居民期盼的重点工作,深入街巷肌理,解码这座传奇之城生生不息的深层密码!

市级战略平台新桥东一号园区去化率100%,48家入驻企业中,25家完成装修投产,二号园区预计年底交付;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经贸交流推介会,小米、中科曙光等500余家优质企业参会,现场签约4家高成长企业;洪田社区揭牌,绘就“半城山水半城产”示范社区……7月16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人大代表会议现场,一组组数据引发代表热议。

这份涵盖经济跃升、城市焕新、民生幸福的答卷,是新桥对标区委“十新”工作要求,奋力推动各项事业乘势而上、循新而行、聚力而进的转型图谱,更是“百千万工程”在新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产业转型:从铁锈带到智造极的蜕变

5月25日,宝安新桥东片区,深圳市时创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大厦乔迁盛典在这里举行。

从开工到启用,用时不足3年,这家存储芯片行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总部大楼和产业基地。

小变化折射着大进化:同一时段,同一片区,新桥东正在演进一场翻天覆地的产业进化——曾经满目老旧厂房的“铁锈带”,正从火热的建设工地上、滚滚流动的产线上,焕发出新桥街道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无限生机。

半年来,新桥聚力攻坚推动产业转型,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1-6月,新桥21个主要经济指标中,10个指标增速排名全区前三。规上工业累计产值超过350亿元,同比增长6.89%;增速均位于全区前三。房地产累计销售面积约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近60亿元,增速远超全区平均水平。消费活力持续迸发,万丰海岸城、百佳华·佳漾汇等商超,五一期间吸引客流超90万人次,营收超3800万元,限上批零住餐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新桥街道全面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构建“政府+股份合作公司+重点园区+龙头企业”协同机制,形成“全域覆盖、全员参与”招商氛围,累计接洽企业90家、落户26家,14家工业企业预计贡献产值超25亿元。市级战略平台新桥东一号园区去化率100%,48家入驻企业中25家完成装修投产;二号园区预计年底交付,去化率达60%。

新桥街道深化招商“一月一活动”,赴北京、长三角开展经贸交流,推动中超伟业、鲁欧智造等行业标杆企业“当月洽谈签约、当月注册生产”。

城市焕新:十五运前的民生答卷

当天的报告中,可一一查看"蝶变清单":49处花境节点绽放时令花卉,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点亮街角;更令人惊喜的是,新桥探索商务楼宇、文体设施等场所共享停车模式,百佳华·佳漾汇、新桥体育中心向市民开放夜间车位1773个,让附近居民不再"一位难求",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

这半年,新桥开工、完工道路各4条,完成4个工业园区周边交通整治工程、12条道路及新桥市民广场综合整治工程,新增非机动车道15公里、健步道20多公里;建成新能源充电设施843个,为低碳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向科技要安全力!

新桥街道通过拥抱AI与大数据,不仅筑牢了平安防线,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在智慧工地,AI当安全哨兵。新桥创新推出“小型工程安全生产AI智能监管系统”,让科技成为安全管理的“火眼金睛”。这套系统如同不知疲倦的“电子安全员”,已全面覆盖23个施工现场,精准捕捉风险隐患。半年来,系统智能预警并推动整改安全隐患2620个,助力小型工程领域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突破性成绩。

在交通安全领域,新桥同样高举“科技利剑”。新桥率先在1个社区、2个关键路口试点“AI+交管”新模式。运用前沿的AI头盔识别技术和RFID智能抓拍技术,辖区非机动车上牌率与头盔佩戴率双双飙升,为居民出行系上了更智慧的“安全带”,显著提升了交通治理的效能与生产力。

民生幸福:从托育点到"暖蜂小筑"的温暖地图

这个暑假,洪田社区服务中心的亲子活动室传来欢声笑语。

作为新揭牌的“万亩园区管家”,这里承载着特殊使命。“我们服务48家企业、1.2万产业工人,”社区书记指着沙盘介绍,“卫生站、托育点、健身区全在500米半径内”。

这种精细化服务正在全域铺开。

今年,新桥建成清平实验学校(东校区)和3所幼儿园,1680个新增学位将于9月启用;“工会+”托管点已接收137名职工子女,解决暑期“看护难”;新就业群体同样被纳入关怀网络,在佳漾汇广场,“骑手暖途之家”配备微波炉、充电桩;深圳书城宝安城的“暖蜂小筑”提供免费茶饮。

这些温暖细节折射民生保障升级——上半年,新桥为困境儿童、困难群众、残疾对象、老年人等各类群体发放补贴、津贴976多万元;引入专业力量为群众就业提供咨询服务,累计发放就业创业补贴935多万元;积极落实助残扶残政策,残疾人就业率达91%。

不止于此,新桥街道文体惠民多彩纷呈,举办14场群众体育培训赛事,惠及群众超2.71万人次;全面开放街道图书馆分馆、社区阅读中心,进馆人数超10万人次,“书香新桥”惠泽万家。

下半场攻坚令,向"美"而行的新桥蓝图

全年工作的下半场,作战图已然铺开。

在经济建设板块,“新桥东速度”继续领跑,向“上”发力,汇集发展动能新优势。

全力打造最优服务街道。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国高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加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雨林”式良好生态。

分秒必争提速项目建设,建成西埔南路、鞍丰路等周边交通设施,保障山姆会员店开业运营。

民生领域持续加码,向“优”发力,绘就安居乐业新画卷:立新水库北学校将实现主体封顶,加快新桥东九年一贯制学校、市第二十八高级中学建设,新建2家社区托育服务点,持续扩大优质托位供给。

最亮眼的还有:不少于340场文体活动排上日程,包括:公益课堂、暑期少儿公益培训、读书月等活动。清平古墟正开展影视体验、国乐表演、戏剧展演、“汉裳清平”等主题活动,打造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新桥将建成上寮河绿道、清平古墟特色步道和影视公园共建花园,营造更多融合生态、人文、风景的一体化游憩空间。

当新桥东智造极的灯光与洪田村的山水相映,新桥——这座践行“百千万工程”的街道,正以"垂直生长力"重塑产城融合的生命线。

编辑 林雅婷

(作者:晶报记者 柯季 通讯员 钟楚雯 昌建/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