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通讯员 高勇明
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一期)工程首个预制墩柱与首片预制梁相继精准落位,标志着项目预制混凝土结构安装已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介绍,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是广东省重点项目,位于深圳东部盐田区、大鹏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重要的高快速通道。工程西起盐田区大梅沙隧道东出口,东至大鹏新区盐坝高速坝光收费站,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施工内容为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对盐坝高速大梅沙、小梅沙、葵涌三个立交节点进行市政化改造。
近期,一期工程施工取得关键性突破。首个预制墩柱在葵涌立交环城西路主线桥施工现场完成吊装。该墩柱平面尺寸1.6米×1.6米、高12.5米,构件重量达93吨。为确保吊装成功,项目利用BIM虚拟建造技术建模模拟整体过程,研发并应用多项新技术,有效实现装配式墩柱预制、吊装毫米级精度控制。
同期,在小梅沙立交施工现场,历经4小时通力合作,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工程(一期)首片预制简支小箱梁也实现了准确落位,标志着项目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施工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完成小梅沙立交通车节点提供了保障。此次吊装的预制小箱梁也是“庞然大物”,单是长度就达35米,梁高1.8米,边梁宽度2.85米,重量高达130.8吨,中梁宽度2.4米,重达123吨。如此超长、超重的构件,在有限的施工现场空间内要精确落位,其操作难度和安全风险不言而喻。架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对提、运、喂、落梁等重点工序实行全程旁站监督控制,运用无人机成像等智能技术实时掌控现场作业情况,最终优质、高效地完成架设任务。
记者了解到,盐坝高速整体项目墩柱预制装配率为45%,整体预制装配率达到68%。项目首墩首梁的精准落位为后续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盐坝高速市政化改造后将显著加强深圳东部与市区间的快速联系,优化沿线相关片区路网,提升交通服务功能,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为整个片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