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昼最长!深圳宜赏落霞,最佳拍摄时机在这个时段→

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07-04 09:22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夏季晚霞多呈粉红色近期深圳阳光多现,傍晚的天空时常出现绚丽晚霞,屡屡刷屏朋友圈

(视频编辑 黎昭欣)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但在深圳,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从深圳市气象局获悉,7月4日,深圳5时42分日出,19时10分日落,白昼时长近十三个半小时,全年最长。与此同时,近期深圳的晚霞也让人惊艳,频频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深圳最长白昼为何不在夏至?晚霞在哪拍,怎么拍更好看?记者采访专家,为你揭开背后的天文、气象奥秘。

傍晚时分,晚霞染红了城市天际线。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深圳最长白昼在7月4日

据深圳市天文台高级工程师郑建川介绍,深圳最长白昼不出现在夏至当天,是因为受到地球公转与深圳地理位置的双重影响。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非正圆,而是椭圆形。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而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减慢。7月4日,地球恰好运行至远日点,受此影响,日落时间推迟,使得白昼时长增加。另一方面,深圳地处低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内。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太阳直射深圳的时间在夏至之后。双重因素叠加,让7月4日成为深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天文台附近的天空一片火红。曾跃鹏 摄

夏季晚霞多呈粉红色

近期深圳阳光多现,傍晚的天空时常出现绚丽晚霞,屡屡刷屏朋友圈。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高级工程师张丽解释道,晚霞的形成,得益于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日落前后,阳光穿过厚厚的大气层,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大多被散射掉,而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更容易穿透,将天空中的云朵染上鲜艳色彩。绝美晚霞的出现,与优质的气象条件密不可分。空气质量达“优”级,杂质少、水汽足,云量少且云层薄,为晚霞的绚丽绽放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据深圳市气象台数据,近20年来,深圳7至8月平均气温28.9℃,平均月雨量286.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9%,平均能见度28公里,这些条件都极有利于晚霞的形成。而夏季晚霞多呈现红色和粉色,也与季节性气象条件及云量变化有关。春夏之际湿度低、颗粒物多,晚霞偏暗金色;夏季阳光强烈、水汽丰富,晚霞多呈粉色与火红色。据市气象台预计,7月4日的天气也很适合观赏落日红霞。

日落前后10分钟最好拍

在红霞频现的时节,微信朋友圈常上演“天空摄影大赛”。那么,深圳哪里的晚霞最美?如何拍摄方能惊艳四方?

据深圳市天文台专家介绍,拍摄地点的选择上,视野开阔是关键。深圳湾公园、前海演艺公园和西湾红树林公园等,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阔的视野,能让晚霞与城市景观、海岸线完美融合;梧桐山、笔架山、莲花山和塘朗山等山顶,可俯瞰城市与晚霞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西涌海滨浴场4号沙滩更是绝佳之选,在感受海风轻拂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晚霞在海面上渐变的梦幻景象。

拍摄时机上,日落前后的10分钟是黄金时段。此时天空从泛黄逐渐转为泛红,光线柔和且层次丰富,是捕捉晚霞最佳时刻。

至于拍摄技巧,专业摄影师也给出了实用建议。相机用户推荐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将光圈调整至F8~F16之间,ISO设定在100~400之间,并选择中央对焦和点测光模式;手机用户可切换至专业模式,通过调整白平衡和对比度等参数,同样能拍出色彩绚丽、细节丰富的晚霞大片。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郑蔚珩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林咪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