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却在白云间

宝安湾
06-25 07:08
摘要

廖立新

在群峰之间兜兜转转,跌跌撞撞,随同夜色一齐落入谷底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留意到公路左手边这座小小的廊桥的。


白云桥(2023年8月17日摄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

只是,那时候,心里惦记着的是如龙桥,一心只想着趁天空还没有黑透,还有一些尚未完全褪去的微光,早一点到达如龙桥,一睹如龙桥的风采。


第二天,天还没有完全亮透,我就悄悄起床离开房间,从民宿所在的巷子里转出来,沿着月山村河东街往北走,去踏访昨天那座惊鸿一瞥却没来得及仔细打量的小廊桥。


也就走了一百多米远吧,就发现这座小廊桥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展现在我的左前方。或许是因为长宽比例的不同,整体更显方正,如庙宇,如宫殿,如楼阁,重檐歇山顶,飞檐大翘角,以八字拱形式高踞于潺潺溪流之上。


这条溪流源出银屏峰,是举溪的支流,叫云泉涧。涧水流至桥下,经年累月,冲出一个小小的石潭,潭上潭下各有一条落差十余米的小瀑布。水石相击,其声淙淙,宛如古琴,颇有“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的韵味。桥头建有一条“之”字形的石阶路,从石阶路下到举溪,可以踏着矴步石过溪进月山村。


石台阶的中间一段,特意探入桥底,桥底还设有坐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安排,不但方便了村民日常下溪洗濯,也为游客营造出一个亲水探幽的惬意空间。上有廊桥蔽日,中有清风送爽,下有游鱼骋怀。可以静聆溪流奏乐,可以闲看浮鸭戏水。甚至石头缝里的一棵野草,一株小花,都可以让你出神发呆。


上到桥面,走入桥屋,会发现廊桥虽小,却大有乾坤。此桥名唤白云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桥长8.35米,宽3.75米,设庑廊三间,中置佛龛,供奉送子观音菩萨,上悬“白云桥”匾额。梁架为九檩四柱,中心间顶部设八角天花藻井,明间为通道,两次间设美人靠,梁架上挂满了红绸和灯笼。桥面中间用青砖铺砌出人字图案,两侧用鹅卵石拼砌成铜钱形状,极为考究。桥身两侧有三层风雨板,下层保护木拱架,上两层保护桥身,最上层还开有葫芦等形状的小窗。


以白云桥命名,也颇有讲究。此桥是月山村通往云泉寺的必经之地,月山村形似月亮,有蟾宫桂阙之誉,云泉寺乃佛祖居家之地,是为白云深处九重天,而月宫到佛祖居处必得借助白云才能到达,故名白云桥。


荆公有诗云:“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定林所居》)移用于此处,似乎也很贴切。


白云桥虽小,却小出了意境,小出了诗味,小出了特别的情致。


想起昨晚吃过的高山薄壳田螺。据说这种田螺特别喜爱月光,每个月光充足的晚上,都会静静地躺在水中赏月,有“月光田螺”的美称。


今夜的我,会变成一枚“月光田螺”么?


(作者系作家、中学语文教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