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晚八点,俄罗斯指挥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将带领“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再次来到深圳音乐厅,携手“柴赛”获奖者丹尼尔·哈里托诺夫,献演普罗科菲耶夫《降D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C大调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再现俄派交响的雄浑壮丽。去年五月,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曾在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的执棒下,为深圳观众献上了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收获众多好评。此次再度莅深,用这场音乐会展现二十世纪时代浪潮中涌现的庞大构思与浓烈的情感激荡,纪念肖斯塔科维奇逝世五十周年。
作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夫的指挥生涯始于基洛夫剧院(现马林斯基剧院)的歌剧舞台。他在引领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二十余年的路途中,既作为传统原创性诠释的守护者、又扮演着乐团当代性与创新性的引路人。阿列克谢耶夫曾指挥季先科《但丁交响曲》的全球首演以及谢德林《如歌协奏曲》的俄罗斯首演,让乐团在演绎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典之外,始终保持对当代音乐的敏锐触觉。这种在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性之间的平衡,让他成为连接乐团辉煌过去与无限未来的桥梁。在2021年乐季开幕时,他曾以肖斯塔科维奇最负盛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的“列宁格勒”震撼开启,致敬这支跨世纪的乐团与俄罗斯古典乐经久不衰的历史精魂;2022年,他又在纪念活动中再度重现这部战争时期的精神丰碑,让八十年前列宁格勒封锁中的枪炮声与希望之歌,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而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诞生可追溯至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时代,1917 年,乐团从“宫廷管弦乐团”更名为“国立管弦乐团”,乐团尤为擅长演奏俄罗斯传统曲目,其中最典型、最具权威性的就是对柴可夫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的完美诠释。作曲家的全部15首交响曲中,多半是由这个乐团首次向世人介绍。2022年,乐团迎来了140周年庆典时,“尤里·特米尔卡诺夫时代”留下的国际声誉仍在延续:《华盛顿邮报》盛赞乐团为“俄罗斯国宝”,《晚邮报》惊叹他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演绎“无人能及”。
这次一同带来演出的还有在2015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年轻钢琴家丹尼尔·哈里托诺夫。彼时年仅16岁的他凭借自己出色的演绎成为一颗“耀眼的天才新星”,如今他已经有与马林斯基乐团、NHK交响乐团等“大团”多次合作的丰富经验,将成为本场音乐会上串联起两个时代的“使者”。作为新一代钢琴家,哈里托诺夫深谙俄罗斯钢琴学派的精髓,在演奏中致力于强大动力、奔放能量与沉稳厚重的平衡感。此次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合作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他选择回归作品原点——1917年俄国革命前夕,年轻的普罗科菲耶夫在巴黎写下这部充满青春躁动的作品,而哈里托诺夫的演绎,亦将成为当下对百年前的回响与叩问。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