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近日,一批由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种光伏玻璃及胶膜材料,在深圳海关高效监管保障下顺利启运,经陆路运输奔向乌兹别克斯坦的光伏组件工厂。
“中亚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近年启动的大型光伏计划,对我们高性能辅材需求持续攀升。” 拓日新能源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林晓峰介绍,今年以来,拓日新能源对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中亚五国出口同比增长超过50%,产品线也从组件成品扩展到各类供应链配套材料。
据了解,为助力深圳新能源企业把握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机遇,深圳海关精准施策,建立“企业协调员”机制,设立专员主动对接新能源企业,提前掌握出口计划与产品特性,指导企业做好出口申报。
针对光伏辅材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深圳海关所属前海海关还应用预约查验、优先检测等便利措施,实现货物即到即查,通过流程优化与精准服务,压缩通关时长50%以上,确保“深圳光储”高效稳定供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从鹏城深圳到中亚绿洲,“绿色丝路”正越走越宽,随着更多中国新能源技术及配套产品高效输往中亚五国,深圳制造不仅为当地能源转型注入动力,更成为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的生动注脚。
据深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深圳市对中亚五国出口“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产品和锂电池)5.9亿元,同比增长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