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蕾
在第54个世界环境日之际,深圳市近零碳地图启动会在中集集团总部大厦举办, 在现场嘉宾们的共同见证下,深圳“近零碳地图”(下称地图)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地图基于自2021年启动近零碳试点建设以来已完成的113个示范项目,由经考察筛选出的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示范项目,作为“近零碳坐标点”。
已入选的“近零碳坐标点”有中集集团、欣旺达、华润三九、天安云谷等单位。作为深圳近零碳建设先进解决方案与先进技术应用案例、可复制的城市级碳中和样板库、深圳绿色转型经验的集成输出窗口,地图为示范项目建设方、技术供应方等提供品牌展示与提升市场竞争力平台,并作为深圳对外输出近零碳试点经验的窗口,通过技术共享与模式推广,助力深圳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本次会议由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SISD(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SISD、中集集团、欣旺达、中海集团、天安云谷、通产丽星等数十位领导嘉宾、单位代表出席会议。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莫自清在致辞中表示,深圳肩负超大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责任和行动,自2021年启动近零碳试点工作以来,已经累计推动113个示范项目,覆盖园区、社区、公共建筑等多个场景,预计减碳量达60万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市场化机制、金融支持等方面有诸多积极举措,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走在前列,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中集集团卓越运营与 HSE 中心总经理助理刘理在致辞中表示,中集集团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核心,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有 43 家企业获得绿色工厂认证,其中 26 家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并积极探索近零碳企业、零碳工厂建设,编制了可持续发展近零碳工厂专篇。未来,中集集团将以绿色工厂建设为基础,推动屋顶光伏、空压机节能等技术应用,打造更多近零碳示范项目,并与 “一带一路” 伙伴共享经验,推动近零碳技术 “走出去”。
一带一路零碳/近零碳创新中心张亚龙汇报了地图的创建背景、目标和实施路径。据了解,近零碳地图不仅是深圳近零碳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推动低碳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地图基于深圳在城市近零碳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挖掘深圳近零碳建设的先进解决方案,并进行模式提炼和梳理,形成6大典型近零碳解决方案,包括新能源产业零碳园区、零能耗建筑产业零碳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零碳园区、政府行政办公零碳、产城融合零碳社区、企业零碳总部基地等多个场景,地图面向大众、各地政府、行业机构,展示深圳模式。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