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典 通讯员 杨达志 文/图
2025年端午节期间,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统筹规划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阵地,开展志愿讲解、阅读推广、艺术展演、文博展览等近200场文化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6万人次。宝安区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场馆也迎来客流高峰,市民健身热度持续高涨。
宝安区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普小课堂现场。
大手牵小手
尽享趣味体验
端午节期间,宝安区城展馆举办文化活动39场。其中,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开展定点公益讲解,在科普小课堂中邀请口腔专家讲授健康知识,守护儿童健康成长;20名“小小讲解员”登上深圳观光巴士开展实地培训,串联宝安中心区、湾区之光、滨海文化公园等地标,扩宽“小小讲解员”的讲解阵地;与宝安区明星企业参半品牌联合打造的“口腔实验室”主题展览,通过政企合作模式,集中展示宝安本土企业创新成果。
宝安区图书馆发挥紧密垂直总分馆制优势,联动开展123场活动。总馆推出“童心领读”“馆长少年”“阅读疗愈”“阅读家成长计划”等系列阅读活动,通过故事会、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阅读乐趣。
各街道分馆结合辖区特色推出个性化活动:新安街道分馆开展多场公益文体培训活动,邀请新安中学名师深度解析《水浒传》经典名著;沙井街道分馆开展“阅享非遗·欢度六一”活动,让市民参与折纸汉服体验活动;新桥街道分馆将传统端午主题与新桥古建筑特色元素结合,开展借阅闯关活动。此外,石岩“趣味闯关”、航城“端午香包”、福海“拓印团扇”、福永“梦回童年六一主题活动”、燕罗“传统体育投壶”、新桥“DIY黏土粽子”、松岗“敖丙手工课”等,让读者们在趣味体验中深入了解端午佳节文化内涵与民俗知识。
艺彩庆节日
践行以美育人
儿童在“童绘端午·彩趣双节”活动中献上精彩表演。
宝安区文化馆结合端午节与儿童节,推出20场主题活动。“半城词画 一城春秋”非遗手绘展以艺术形式展现宝安非遗项目。“童绘端午·彩趣双节”系列主题活动为市民献上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节日欢乐的双重盛宴。“宝安1990周末剧场”特别推出儿童节非遗主题专场,为小朋友们带来欢乐时光。宝安区文化馆同时开展送文艺进社区进企业演出,《黄河大合唱》等节目展现群众文艺风采。
学生参观“兰亭余绪·薪传弘雅”郑永兵师生书法篆刻展。
宝安区美术馆以书法艺术为主题,推出2场精品展览。宝安区艺术教育百校展(第35场)暨“小草清新”滨海小学(集团)下十围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集中展示滨海小学(集团)下十围小学师生近700幅书法精品,涵盖软笔、硬笔、篆刻(版画)等多种形式,展现学校美育成果。“兰亭余绪·薪传弘雅”郑永兵师生书法篆刻展,以历代文人热衷的“兰亭序集联”为独特创作文本,从王羲之《兰亭序》中选取内容巧妙重组为对联,展出书法作品与篆刻作品。
融合焕新生
让文物“活”起来
宝安区博物馆举办10场特色主题活动。其中“风起海上——馆藏清代外销艺术精品展”通过文物藏品,生动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四海一脉——宝安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以侨批文献为载体,讲述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开设“宝源探盒——纹饰创意设计工坊”“探源宝盒——文物秘语戏剧寻宝”两项研学活动,观众可通过纹饰、书法、故事、教具等,了解文物的纹饰知识。
在深圳机场码头设立的“城市印记劳务工插画展”巡展点,将文化展览延伸至城市交通枢纽。深化“博物馆+”融合发展,“博享非遗·博乐社”产业工人艺术非遗培训与展演系列活动相继推出“粽香里的家国情”端午专场和“传统艺术与美育浸润”儿童节专场。宝安区博物馆联合深圳机场码头,在6月1日推出海上彩虹号“海上奇遇·奇迹伶仃”活动,特邀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登船献艺,上演《晃圈》杂技与国潮小丑秀,登船游客在欣赏壮阔伶仃洋的同时,可以近距离欣赏高难度杂技表演。